泡泡瑪特擬以每股31.5-38.5港元在香港發行股票,尋求通過IPO籌集至多6.74億美元;預計將在12月11日掛牌上市。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1月22日晚間,港交所文件顯示,泡泡瑪特已通過港交所聆訊,并披露聆訊后資料集。摩根士丹利、中信證券為聯席保薦人。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收入8.17億元,毛利5.33億元,經營利潤2.08億元,期內利潤1.41億元。
泡泡瑪特創始人:潮玩行業處于成長期 底層邏輯是制造快樂
“疫情并沒有影響我們線下開店速度,我們反而加快了速度。”11月7日,泡泡瑪特創始人、CEO王寧在上海舉辦的首屆潮流玩具產業論壇上接受媒體群訪時透露。
2020年6月1日,也就是兒童節這一天,有“盲盒第一股”之稱的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2019年,盲盒帶領大眾進入潮玩領域。而網紅盲盒品牌泡泡瑪特則是一家已經成立十年的公司了。2019年,泡泡瑪特在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8.5%。
招股書顯示,目前泡泡瑪特產品的銷售渠道有五種。分別為零售店、線上渠道、機器人商店、批發和展會。據知情人士透露,泡泡瑪特有望在今年年底上市。
盡管近幾年來泡泡瑪特的營收和凈利潤一直在翻倍,王寧認為潮玩市場還是個很小的市場。
“對我個人來說,線下可能還是最重要的戰場。我們現在潮玩的這個市場還太小,只是熱鬧,但還處于成長期,是小眾文化很早期的階段,并沒有真的成為特別大體量的行業。也許再過幾年,等潮玩更加日常、等到所有人家里都開始擺潮玩了,等潮玩真正變成時代文化特點的時候,潮玩會變成很大的市場。”王寧說道。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處于早期階段,并在快速增長,由2015年的63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4.6%。
潮玩行業的熱度吸引了各類公司的入局,包括一些擁有IP的公司和一些小的工作室。面對眾多的入局者,王寧清晰地認識到,潮玩行業作為實體行業,是有時間門檻的。
“很多人可能只是感覺到潮玩行業很熱,就想參與一下,但是我們這個行業畢竟還是一個實體行業,把玩具做出來比我們當初想象得復雜得多,開發周期還是要5-8個月時間,像做APP一樣,這個行業有一個硬時間的門檻,時間跨度很大。”
與此同時,潮玩更新迭代的速度還需要與受眾逐漸提升的審美“賽跑”。
王寧舉了個例子:“潮玩這個行業很像當年的網絡大電影行業。早期的時候,一些團隊拍不起昂貴的院線電影,花幾十萬比較低的成本拍一部“網大”,獲得平臺的支持和流量,但是當N個人都參與投拍的時候,導演、演員是稀缺的,這個行業瞬間就亂作一團,更可怕的是觀眾審美也會被快速提高。以前做個簡單的特效大家都買單,但是現在花很多錢做的東西大家也覺得不好,因為消費者的審美快速提高了。”
談及行業競爭的重點,王寧表示,泡泡瑪特希望成為更平臺化的公司。
“泡泡瑪特希望變成一個相對平臺的東西,我們并沒有只做一個IP。每個IP也許有它的生命周期,像明星一樣。我們作為一個平臺方它可以承載的寬度更大一些,如果變成一個基礎設施,就很容易發現每個IP的閃光點,把它放大。”
王寧進一步解釋道:“因為我們做了展會這個平臺,發現大家都喜歡一個新的設計師的小東西,但是因為是在我們這個平臺上被發現的,我們就用現有平臺再將其放大,也許就是一個新的流行。”
此外,王寧還提到了“開放的態度”。“我們今年和迪士尼建立了合作,但是并沒有和迪士尼成為競爭關系,而是合作關系。泡泡瑪特和所有的IP合作方都是合作關系,就像這個展會,泡泡瑪特是主辦方,投入很多,很多友商也都來了。我們是以相對開放的態度,希望整個潮玩行業發展起來。”
泡泡瑪特曾在招股書中強調:“IP是我們的業務核心。”招股書顯示,目前泡泡瑪特一共運營了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以及51個非獨家IP。2017年,自有IP“Molly”為泡泡瑪特帶來的收益占所有IP收益的89.4%,在2018年占62.9%。此后,隨著更多IP的出現,Molly在2019年為泡泡瑪特貢獻的收益下降到32.9%。
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了解更多相關咨詢,請關注香煙網。小編溫馨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