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押式回購什么意思?
質押式回購是交易雙方以債券為權利質押所進行的短期資金融通業務。
在質押式回購交易中,資金融入方(正回購方)(在交易系統中委托顯示“融資”*)在將債券出質給資金融出方(逆回購方)(在交易系統中委托顯示“融券”*)融入資金的同時,雙方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由正回購方向逆回購方返還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逆回購方向正回購方返還原出質債券。
在質押式回購在交易過程中所有權不發生轉移,該券一般由第三方托管機構進行凍結托管,并在到期時予以解凍。
股票質押式回購意味著什么?
股票質押式回購是指符合條件的資金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證券質押,向符合條件的資金融出方融入資金,并約定在未來返還資金、解除質押的交易。
股票質押式回購說明融資方有多余的資金,一般是指上市公司通過質押所融入的資金用來發展主營業務,獲取較大的資金,回購質押的股票,是一種利好。
股票質押式回購可能會存在以下幾個風險:
市場風險,這主要是指質押標的證券在待購期間,出現連續跌停的情況,達到平倉線之后仍無法處置股票的風險。
信用風險,這主要是指融資方違約,不履行提前或者到期回購的風險。
流動風險,這可能會是因標的證券被司法凍結,在司法凍結期間內不能及時處置而導致的風險。
質押式回購是利好還是利空?
押指的是借款人以自己擁有或第三方持有依法可以轉讓和出質的上市公司、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作為質押,向銀行申請貸款。
股票質押是好事還是壞事需要結合公司的具體情況來判斷,對于一些公司來說,股票質押是一種利好,它可以幫助公司解決資金緊張問題,利用股票質押獲得的資金讓公司發展得更好。
不過如果公司經營狀況出現問題,在短時間內很可能會導致公司股票下跌,股票質押貸款很容易讓公司增加更多的負債率。
股票質押是上市公司經常使用的融資手段,尤其是在資本環節惡劣、企業經營不佳的情況下,一些大股東就會偏向選擇這種融資方式,如果到期還不上,質押的股票就會賣給銀行或是信托,等于股東間接減持變現。
而且如果股票價格下跌觸及質押平倉線,質押機構會強制拋售質押的股票,進一步造成股價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