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熔斷機制的基準指數為標普500指數,三層熔斷機制的閾值分別為7%、13%、20%。當指數較前一天收盤點位下跌7%、13%時,全美證券市場交易將暫停15分鐘,當指數較前一天收盤點位下跌20%時,當天交易停止。有數據統計,自引入熔斷機制以來,美股歷史上共發生5次熔斷,4次發生在2020年,并且是在2周內。
美股歷史上熔斷幾次?
2020年3月9日,紐約股市開盤出現暴跌,隨后跌幅達到7%上限,觸發熔斷機制,恢復交易后跌幅一度有所收窄,收盤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均超過7%。
2020年3月12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在開盤出現暴跌,跌幅超過7%。暴跌行情導致美股再次觸發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收盤時,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9%。
2020年3月16日,由于新冠疫情持續擴散引發市場廣泛擔憂,紐約股市開盤暴跌,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跌超7%,觸發本月第三次熔斷,重啟交易后跌幅擴大,收盤時三大股指均暴跌超過11%。
2020年3月18日,新冠肺炎疫情給金融市場帶來的恐慌沒有得到有效緩解,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低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午間跌幅超7%,第四次觸發熔斷機制。收盤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6.3%;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下跌5.18%;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4.7%。
自1988年設立熔斷機制以來,美股共經歷了五次熔斷,除了2020年3月的四次熔斷外,還有一次發生在1997年10月27日,道瓊斯工業指數暴跌7.18%,第一次出現熔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