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投資者都喜歡買基金來進行理財,而買基金的渠道有很多,比如基金公司、券商、銀行以及各大互聯網平臺,其實很多新手都會選擇銀行渠道購買,但是銀行買基金存在一些缺陷,不太建議廣大投資者購買,那么為什么不要在銀行買基金呢?
為什么不要在銀行買基金?
1、專業化水平不夠
我國銀行相對比較傳統,主要服務銀行業務,而對真正的理財并不熟悉。
2、基金作為基金的代銷機構,基金品種比較少
銀行風險管控比較嚴格,對于高收益高風險的基金,基本都是不推薦,比較傾向于保本收益性的基金。
3、在銀行購買基金,手續費高
比較而言,銀行代銷基金手續費沒有折扣,手續費比其他平臺要高。
4、基金贖回,到賬時間長
在基金公司贖回一個工作日就能到賬,而銀行需要跟基金公司進行交割需要3-5個工作日。
5、銀行購買基金容易錯把保險當基金和定期存款
如今,銀行也在代銷各種保險,不少人錯把保險當基金,因為有的保險也是保本保收益,容易造成比較大的麻煩。有不少人,就是想在銀行買基金,結果買成了保險,或把保險當存款。
不建議在銀行買基金的原因了,現在很多互聯網平臺都有在代銷基金,比如支付寶、微信、天天基金網等,在這些平臺買基金手續費都是一折起,要么三折起,比在銀行買要便宜些,另外在基金公司購買基金的手續費也是一折起,在券商買基金和銀行一樣手續費也是比較貴的,基本上沒有折扣。不過投資者具體在哪個平臺買基金可根據個人實際情況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