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且不顧
接下來具體說說父母且不顧
就是說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問、不管、不照顧的話,怎么可能對自己的老婆、孩子好呢!
。
《鴻門宴》中“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的“且”是什么意思?
且:副詞,“將”的意思。
整句意思是:當然比不上啊。這又將怎么辦呢?
出自西漢司馬遷
一、“且”在此處的意思是:將要。
二、“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的意思是:當然不如啊。這又將怎么辦呢?
三、出自出自西漢·司馬遷《鴻門宴》
原文選段: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
白話釋義:
于是張良進去,詳細地告訴了劉邦。劉邦大驚,說:“這件事怎么辦?”張良說:“是誰給大王出這條計策的?”劉邦說:“一個見識短淺的小子勸我說:‘守住函谷關,不要放諸侯進來,秦國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領而稱王。’所以就聽了他的話。”張良說:“估計大王的軍隊足夠用來抵擋項王嗎?”劉邦沉默了一會兒,說:“當然不如啊。這又將怎么辦呢?”張良說:“請您親自告訴項伯,說劉邦不敢背叛項王。”
“且”的基本字義:
1、連接詞。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組詞】:「而且」、「并且」、「況且」。
2、副詞。有暫時的意思。 【組詞】:「暫且」、「姑且」、「且慢」。
3、將。 【組詞】:「年且九十」。
4、表示同時做兩件事情。 【組詞】:「且戰且走」、「且說且笑」。
詞語解釋:
1、并且 [ bìng qiě ]
釋義:用于連接并列的動詞或形容詞等,表示幾個動作同時進行或幾種性質同時存在:聰明、機智~勇敢。會上熱烈討論~一致通過了這個生產計劃;亦用在復句后一個分句里,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2、姑且 [ gū qiě ]
釋義:副詞。表示暫時地,只好如此。
3、而且 [ ér qiě ]
釋義:表示進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僅”等跟它呼應。
4、尚且 [ shàng qiě ]
釋義: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為襯托,下文常用“何況”等呼應,表示進一層的意思。
5、況且 [ kuàng qiě ]
釋義:表示更進一層,多用來補充說明理由。
《鴻門宴》中“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且”的意思是:此處的“且”為副詞,“將”的意思。
為之奈何:對此事如何處理?為:介詞,對待、對于;之:代詞,指這件事;奈何:怎么辦?
且為之奈何:將對此事如何處理?按現代語言習慣,“且為之奈何”同于“為之且奈何”,對于這事將如何處理才好?
,一:組詞:暫且,姑且。
二:出處:此語出自《鴻門宴》中劉邦與張良的對話。此時,項羽正準備依仗優勢兵力對劉邦動手,張良得到消息后立即告訴了劉邦。劉邦很吃驚。張良認為劉邦眼下不應有公然稱王的說法,并追問他:“現在您覺得您的軍隊足夠用來抵擋項王嗎?”于是劉邦無言以對,說:“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意思是:當然不如項羽的軍力了。那么,對于這事將如何處理才好?
三:翻譯: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
沛公和張良是在權衡兵力,"大王的兵足夠抵擋項王的嗎?"沛公說:"當然比不上”
四:古文中”且”的意思:”且“字用法比較多,詞性也比較復雜。除了少數文言中虛詞用法外,一直沿用至今。
主要用法有:
a:助詞 用在句末,相當于“啊”。
b:代詞 此,這;今。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詩·周頌·載芟》。
c:發語詞,用在句首,與“夫”相似:且說。
d:副詞
將近;幾乎。 年且九十。——《列子·湯問》
將;將要。 且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暫且;姑且; 且往觀乎?——《詩·鄭風》
表讓步,尚且;都;還。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白馬篇》
e: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相當于“又”、“而且”。 君子有酒,旨且多。——《詩·小雅》
2、又……又。連用以表示兩件事同時并進。如:既高且大;且戰且退。
3、表示選擇關系,相當于“抑或”、“或者”。 是且非邪。——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4、表示遞進關系,相當于“尚且”、“況且”。 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三國志》
5、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若”、“假如”、“就是”、“即使”。 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傳》
6,尚且,還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項羽本紀》
且:副詞,“將”的意思。
整句意思是:當然比不上啊。這又將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