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統計顯示,新材料概念股,平均上漲1.22%,股價上漲的有337只,漲停的有高測股份、金博股份、黑貓股份等。股價下跌的有121只,跌幅居前的有科德教育、容大感光、寶通科技、銀禧科技、國新文化。趨勢選股系統為您整理新材料龍頭股的相關信息。
內容導航:
一、新材料龍頭股有哪些
二、新材料龍頭股簡要分析
三、新材料概念股還有哪些股票
一、新材料龍頭股有哪些
1、西部超導:龍頭
公司從事合金材料。6月15日開盤消息,西部超導最新報價78.200元,3日內股價上漲0.64%,市盈率為33.6。
2、金發科技:龍頭
公司主營業務為化工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6月15日開盤消息,金發科技今年來漲幅下跌-13.07%,最新報8.720元,成交額7181.58萬元。
3、揚子新材:龍頭
公司從事有機涂層板及其基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6月15日消息,揚子新材截至收盤,該股報2.640元,漲0.76%,3日內股價下跌0.76%,總市值為13.52億元。
4、安泰科技:龍頭
公司從事先進金屬材料及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6月15日,安泰科技(000969)5日內股價上漲2.99%,今年來漲幅上漲11.53%,漲0.11%,最新報9.020元/股。
二、新材料龍頭股簡要分析
1、西部超導:龍頭
2022年第四季度西部超導公司主營為高端鈦合金材料、超導產品、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等,收入為32.09億元、6.23億元、1.81億元,占比為77%%、14.95%%、4.35%%。
財報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9.22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2.08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3.41%;毛利率36.49%,每股收益0.45元。
2、金發科技:龍頭
2022年第二季度金發科技公司主營為改性塑料產品、貿易品、新材料產品等,收入為121.71億元、28.5億元、16.21億元,占比為62.52%%、14.64%%、8.33%%。
金發科技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96.83億元,同比增長2.39%,歸母凈利潤2.99億,同比-29.07%;每股收益為0.11元。
3、揚子新材:龍頭
2022年第二季度揚子新材公司主營為有機涂層板等,收入為2.17億元,占比為94.63%%。
財報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04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611.02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2.72%;毛利率5.31%,每股收益-0.01元。
4、安泰科技:龍頭
2022年第四季度安泰科技公司主營為先進功能材料及器件、特種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高品質特鋼及焊接材料等,收入為29.03億元、25.41億元、15.08億元,占比為39.2%%、34.31%%、20.36%%。
安泰科技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21.08億元,同比增長3.69%,歸母凈利潤7676.27萬,同比-10.96%;每股收益為0.07元。
三、新材料概念股還有哪些股票
1、高測股份(688556):公司主要從事高硬脆材料切割設備和切割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6月15日消息,高測股份7日內股價上漲8.17%,最新報46.380元,市盈率為13.37。
2、金博股份(688598):公司從事先進碳基復合材料及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6月15日開盤消息,金博股份5日內股價上漲11.08%,截至15時收盤,該股報153.900元,漲10.12%,總市值為144.78億元。
3、黑貓股份(002068):公司業務有炭黑、焦油精制和白炭黑等產品的生產與銷售。6月15日開盤消息,黑貓股份最新報價10.300元,3日內股價上漲4.95%,市盈率為844.26。
4、雙星新材(002585):公司主要從事光電新材料、光學膜、太陽能電池背材膜、聚酯電容膜、聚酯工業基膜生產和銷售。雙星新材最新報價9.690元,7日內股價下跌3.41%;今年來漲幅下跌-35.19%,市盈率為15.94。
5、晶澳科技(002459):公司從事硅片、太陽能電池片及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截止15時,晶澳科技報40.550元,漲9.71%,總市值1341.19億元。
6、聚和材料(688503):公司主營業務為合成樹脂及復合材料、生物質化工材料及相關產品。6月15日消息,聚和材料5日內股價上漲13.05%,最新報85.800元,成交量355.51萬手,總市值為142.11億元。
7、圣泉集團(605589):公司業務有光伏封裝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6月15日開盤消息,圣泉集團今年來漲幅下跌-0.82%,最新報21.940元,成交額11億元。
8、福斯特(603806):公司主營業務為機床用工具。6月15日開盤消息,福斯特最新報32.350元,漲8.48%。成交量2823.53萬手,總市值為603.06億元。
本文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如有錯漏請以中國證監會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體為準,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