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就醫怎么報銷?現在不少人都辦理了社保卡,那么一旦生病住院,用社保卡就醫時應該什么報銷呢?報銷比例是多少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社保卡會全國通用嗎
>>2017社保卡新功能
>>2017社保卡辦理流程
>>2017社保卡怎么激活
社保卡就醫報銷流程
1、在定點醫院就醫的時出示社保卡證明參保身份和掛號,個人不需要先支付再報銷,直接便可由社保和醫院結算該社保報銷的部分,只有在結帳的時候,自付的部分由自己用社保卡余額或者現金支付。
2、住院報銷的時候,有個起付線(起付標準一般為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也就是說起付線的錢需要自己支付,超過起付線的部分才能根據當地社保的規定報銷,報銷比例各地是不一樣的,并且不同的醫院和不同的項目也是不一樣的,大概80%,詳細的可以去當地勞動保障網上了解。
如果持社保卡的患者患病后要去醫院看病,那么持社保卡去社保定點單位看病的流程如下:參保人員患病時,持醫療保險手冊和IC卡,可直接到本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
大致程序是:持醫療保險手冊和IC卡--醫院社保辦登記--審驗證卡--交住院押金--住院--對自費項目需經患者同意并簽字--現金或IC卡結算起付標準和自付比例的自付部分--統籌范圍內的由醫院先墊支--結算出院。
社保卡就醫報銷比例
使用特殊醫用材料或使用單價在1000元以上的一次性醫用材料,以及進行人工器官的安裝和置換,由基本醫療統籌基金按國產普及型價格支付90%。慢性腎功能衰竭在門診做透析,器官移植后在門診用抗排斥藥,惡性腫瘤在門診化療、放療、介入治療或核素治療的基本醫療費用,由基本統籌基金支付90%。門診特殊檢查治療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80%,個人自付20%。連續繳費與報銷比例掛鉤,參保人連續參保2年之后,保險比例增加到71%,連續參保4年后,保險比例增加到72%,以次類推。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起付標準和報銷比例按照參保人員的類別確定不同的標準。
一、學生、兒童,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8萬元以下醫療費用,三級醫療起付標準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5%;二級醫院起付標準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準,報銷比例為65%。
二、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準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0%;二級醫院起付標準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準,保險比例為65%。
三、其他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的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準為500元,保險比例為50%;二級醫院住院起付標準為300元,保險比例為55%;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準,報銷比例為60%。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住院治療二次以上的,從第二次住院治療起,不再收取起付標準的費用。住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規定的轉入或再次入住醫院起付標準補足差額。
農村住院報銷比例分為: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其中凡參加合作醫療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計應報醫療費超過5000元以上分段補償,即5001—10000元補償65%,10001—18000元補償70%。鎮級合作醫療住院及尿毒癥門診血透、腫瘤門診放療和化療補償年限額1.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