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從這一名稱的含義上講,發放的對象是政府有關部門實施社會保障的人群;從其內容上講,可以涉及有關個人社會保障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社會保險,也包括就業服務,一些地區的地方政府根據當地的管理需要,還將更多的社會管理事務也放入其中;從其涉及的地域上講,這是全國范圍內可以使用的IC卡,可以適應全國統一勞動力市場和社會保障系統聯網的需要,適應人員流動的需求。要正確理解社會保障卡這一概念,還必須清楚社保卡與其他行業性IC卡,特別是同銀行卡的關系。下面就來說說社會保障卡怎么使用:
社保卡是用來記錄個人信息及就醫時使用的,陸續還會增加金融等服務,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各地勞動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它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就醫,可以實現實時結算。
就醫時需帶好一卡兩冊,卡就是社保卡,兩冊是藍本(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手冊)、病歷手冊(北京地區醫療機構門急診病歷手冊),各地可能不同
掛號時主動出示社保卡,掛號費用由醫療保險基金定額支付兩元,其余的自己支付。
看病時出示社保卡和病歷手冊,應主動向醫生出示,并保證病歷手冊的連續使用。
結算時出示社保卡,報銷部分由醫院墊付,自己只需支付不報銷的部分,各單位的投保方式不同,有一種扣自己工資較多的投保方式,就醫時沒有金額要求的,就是所有醫保內的看病費用都可報銷百分之九十,還有一種是只有達到限定額度,才給報銷,剩下的費用自理。
社保卡信息查詢,主要有一下幾種查詢方式:1、撥打社保卡服務熱線:96102。2、社保卡服務點。3、定點醫療機構的社保卡自助終端機。4、社保卡服務網站,初始密碼為身份證后六位。
注意事項
有些地點已經在試運營社保卡的金融服務,就是可以拿來當銀行卡用,可以轉賬、取錢、刷卡。
看病時一定要帶上社保卡和藍本及病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