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票是什么
由數枚同一面值或多種面值的郵票,連印在一起裝訂在小本冊內,稱小本票。小本票上的郵票與原郵票的圖案、面值、刷色均相同,只是由于裝訂裁切往往有一邊功兩邊無齒孔。小本票,又稱郵票小冊。為便于用戶攜帶使用,將一種或幾種常用面值的數枚郵票連印在一起,裝訂成小本冊。其特點是:配有簡單的或精美的封面、封底,并印有與郵票相關的圖案或文字說明;小本里面的郵票與全版張的圖案、面值、刷色等基本相同;通常郵票上有一邊或二邊無齒;一般按郵票面值出售。
1895年盧森堡最早發行了小本票。中國最早的是1917年由中華郵政發行的北京一版帆船郵票小冊。新中國的首本小本票《童話-咕咚》發行于1980年9月20日,隨后幾乎每年總要發行1至2個品種,其反應的內容也漸漸地向動物、中國生肖文化方向發展。到1991年1月5日發行完《羊》小本票以后,原郵電部因創作設備問題而停止了小本票的發行,至此,新中國一共發行了18種小本票。國家郵政局正式公布了將重新推出小本票的消息。重新推出的首本小本票為《小鯉魚跳龍門》,已于8月發行,面值4元,發售價4元。由于尚未啟用機器而用手工生產,發行量受到一定限制,故在預訂戶中采用搖號的方式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