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Market Value Management)是企業基于自身的市值信號,綜合運用多種科學、合規、合法的價值經營方式和手段,達到企業價值創造最大化、價值實現最優化目標的戰略管理行為
市值管理(Market Value Management)是企業基于自身的市值信號,綜合運用多種科學、合規、合法的價值經營方式和手段,達到企業價值創造最大化、價值實現最優化目標的戰略管理行為。
對企業來說,對市值的管理是其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如何進行市值管理是企業管理者的必修課之一。在學習市值管理之前,首先要了解市值管理的概念及其與企業的關系。
市值管理的概念
市值管理涉及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如交易市場、行業、經營業績、投資者關系、品牌溢價、資本結構和企業重組等,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響著企業的股票市值。因此,企業只有知己知彼、讀懂每一個因素,才能百戰百勝。本節將從兩個角度來介紹何為市值管理,如圖1所示。
圖1 市值管理
如何有效管理市值,如何有效激勵管理層,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是目前所有企業面臨的一個問題。市值管理是增加企業未來的凈現金流、降低企業風險的重要手段。
1.市值管理的定義
市值是指企業的市場價值,是企業在公開、有效的市場中按真實的買賣價格得出的總價值。簡單地說,市值就是一段時期內企業股票的發行總量與其價格相乘所得到的值。
實際上,市值就是將企業未來的利潤按照一定的折現率進行折現而形成的現值。將當前情況與未來相結合,通過這個數值來反映企業的發展狀況,是衡量企業資本價值的有效方法。對于股東和利益相關者來說,市值長期穩定地增長能為其帶來收益。
合理的市值對上市企業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良好的市值表現體現了投資者對上市企業的認可,反映了上市企業對資本的吸引力;其次,市值的高低決定了企業融資能力的強弱;最后,相對被低估的市值會使企業面臨被惡意收購的風險。
市值指標本質上反映了投資者對上市企業凈資產長期利潤做出的預期,同時也受該企業股票供求狀況的影響。市值指標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意義。
(1)市值反映了投資者對上市企業價值的認可程度和對未來經營狀況的預期。
(2)市值體現了供求雙方對上市企業股權價值的影響狀況。
(3)市值指標為上市企業進行科學管理提供了可參考的財務指標體系。
我國有很多現代企業的管理知識及概念都是從西方國家的管理知識演變而來的,市值管理的概念源自國外的價值管理理論(即通過合理分配企業資源,可持續創造財富,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內在價值都能在成熟資本市場上得到充分體現,市值就等于企業價值,因此企業應重點關注自身的價值創造能力。
鑒于我國資本市場的情況,價值管理逐漸演變為市值管理。隨著企業市值管理不斷得到優化,企業價值不斷變化,估值也隨之變化。但是,這種變化不是周期性的。因此,企業在實施市值管理時,要先了解并掌握價值管理與市值管理的關系。
市值管理是指企業建立的一種長效組織機制,追求企業的價值最大化,為股東創造價值,通過與資本市場保持準確、及時的信息交互傳導,使各關聯方之間的關系保持相對平衡狀態。市值管理與價值管理的最終目的都是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持續創造財富。
到目前為止,我國絕大多數上市企業都有大股東,但大股東和中小股東的利益訴求往往是有沖突的,而且,我國資本市場的有效性相對較差,企業股票價格難以反映企業價值的變化。
2005年4月發布的《關于上市企業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標志著國內股權分置改革正式啟動,資本市場開始進入全流通時代。從此之后的流通股市值占總市值的比重不斷攀升,市值管理開始真正引起各方關注。
我國資本市場中的股票分為流通股和未流通股。為了盡快向海外市場學習先進的經驗,解決股權分置問題,資本市場出現了“國有股減持”“股權分置改革”,以及“股份增持”“股份轉持”“股份回購”等一系列的改革與實踐探索。
2005年5月9日,三一重工的股權分置改革議案通過。2008年6月17日,三一重工的非流通股全面解禁,這標志著市值管理元年的開始,上市企業的市值成為資本市場中眾人關注的焦點。
2014年年初,受多年熊市的影響,大藍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價紛紛跌破每股凈資產,如農業銀行、中國國航、中國鐵建等企業的股價明顯被低估。以中國鐵建為例,中國鐵建的每股凈資產、公積金、未分配利潤達16.8元,同比增長超過12%的優質上市企業,但股價卻在10元/股的價格上徘徊,2014年其股價一度跌至3.69元/股。隨后,證監會提議上市企業應重視市值管理,希望有能力的上市企業通過回購股份來提升企業市值。
所以,市值管理就是要通過擴大資產的方式來提升市值。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有兩種:第一是通過提升業績促使股價上升,這時股東的市場價值也會得到提升;第二是不斷擴大企業的資產規模,在這方面企業需要注意資產質量和業績的關系,不應盲目追求規模,使經營質量下降或股價中樞走低,對市場價值產生負面影響。
市值管理是現代上市企業運營管理的新理念,股市全流通后,市值管理對上市企業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它是衡量上市企業實力強弱、考核經理層績效水平高低、決定上市企業融資成本高低,乃至反映一個國家資本市場經濟實力強弱的新標桿。
在監管層的倡導下,目前市值管理成了一種彰顯資本水平的標簽。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實施市值管理。
隨著市值管理越來越受重視,問題也不斷出現。由于我國資本市場中的信息具有不對稱性,有的企業將市值管理簡單地理解為操縱市值、操縱股價,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給企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最終使企業被市場拋棄。
之所以出現上述不當行為,是因為企業管理者對市值管理的理解存在誤區,一線企業管理者往往認為市值管理就等于操縱股價。但實際上,二者并不相同。股價操縱與市值管理存在重大區別,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市值管理與股價操縱的區別
股價操縱屬于違法行為,是市值管理不能碰觸的高壓線,著名的“安然事件”就是股價操縱的反面案例。
安然股份有限公司是美國的一家能源類企業。在破產前,安然擁有2.1萬名員工,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及電信企業之一。
當時,一家投資機構老板吉姆·切歐斯(James Chanos)對安然的盈利模式表示懷疑。他認為,安然雖很有名,但實際上盈利卻很少。切歐斯還提出安然背后的合伙企業和安然有不為人知的幕后交易,安然的首席執行官杰弗里·斯基林(Jeffrey Skilling)在主張提升股價的同時,卻一直在拋售手中的股份,即便他知道這樣做是違法的。
這引起了人們對安然的懷疑,相關人員開始調查其盈利情況和現金流向。隨后,安然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股價也不斷下跌。
首先被質疑的是企業的管理層,對他們的指控包括疏于職守、誤導投資者、牟取私利等。然后,安然背后的合伙企業逐漸被發現,它們大多被安然高層控制,借此隱藏其巨額債務。最嚴重的是安然高層對企業出現的問題早有察覺,卻故意隱瞞。
為了抬高股價,安然不承認自己是貿易企業的事實,因為貿易企業的交易收入不穩定,很難抬高股價,而且為了保住市場地位,安然在不斷擴張業務,最終使自身因債務越來越多而破產。
無獨有偶,總部設立在我國廈門的軟件企業東南融通也是一個值得大家借鑒的案例。
2011年8月16日,美國紐交所宣稱東南融通正式摘牌,而在此前的5月17日,東南融通就已被勒令停牌。而這一切就是由東南融通涉嫌通過財務造假操縱股價導致的。
東南融通是我國首家于紐交所上市的軟件企業。東南融通于2007年在美國上市,高盛、德意志銀行為其承銷,審計機構是德勤會計師事務所。東南融通上市后,股價最高時達到42.86美元/股。2011年4月,著名的做空機構香櫞發布報告,質疑東南融通財務造假。事件被曝光后,東南融通的股價迅速下跌,從28美元/股跌至16.7美元/股。停牌時,東南融通的市值是10.8億美元。
當地時間2011年8月17日,東南融通以2.9美元低開(較停牌日收盤價18.93美元/股低了84.6%)。東南融通的財務造假使其市值嚴重縮水。
從東南融通事件開始,各個做空機構也展開了對中概股的圍剿,進而直接導致一批優質企業在海外市場實行私有化。
因此,詳細了解市值管理的具體定義以及區別,是企業進行市值管理的重要前提。企業在沒有深入理解市值管理之前是無法做好市值管理的,盲目操作只會走上彎路。
2.市值管理的內容
了解了市值管理的定義之后,讓我們再來看市值管理的內容。有一個簡單的公式:
P=f(M;S;OP;RP;IR;CS;CG;CR)
P為市場價值(price)
M為上市地(market)
S為行業(sector)
OP為經營業績(operational performance)
RP為品牌溢價(reputation premium)
IR為投資者關系(investor relationship)
CS為資本結構(capital structure)
CG為企業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CR為企業重組(corporate restructure)
這些內容貫穿于企業發展的始終,又是企業市值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些內容又可以按三種維度劃分,即市值管理的內容可分為價值創造、價值實現和價值經營三個方面,如圖2所示。
圖2 市值管理的內容
(1)價值創造
價值創造指的是企業通過對產品經營、企業運營、資本結構等方面進行優化,提高企業投資回報率,降低成本,增強企業的價值創造力,為股東創造更多利益。同時,價值創造又是西方價值管理理念的核心內容,是市值管理與價值管理的共通之處。
(2)價值實現
價值實現指的是實現商品資本價值,即企業通過出售資本的商品形態,實現資本回收和增值,包括產品的銷售、售后服務以及企業形象的形成階段等內容。
(3)價值經營
價值經營提的是當出現市值與其內在價值差距較大時,上市企業主動干預、經營市值。例如,當市場高估企業價值時,企業可以采取增發新股、換股收購、注資、分拆等措施;當企業價值被低估時,企業可采取股票回購、發行可轉債等措施。
價值經營是市值管理與價值管理之間存在的最大的區別,也是市值管理中資本市場管理的主要內容。
總之,積極有效的市值管理圍繞價值創造、價值經營和價值實現,通過戰略制定、有效經營,再加上積極的企業治理制度和關系管理,最終實現股東和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從而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再來看看正面案例。美的集團自2013年9月上市到2019年9月,公司總市值從712.30億元上升到3787.19億元。美的之所以能在競爭激烈的傳統行業中成功突圍,是因為它通過價值創造、價值實現和價值經營這三個階段進行市值管理,把企業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得很好。
美的在發展的不同階段,通過“聚焦客戶”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和轉型,從內生式發展到外延式并購,運用并購等資本運作手段發現新的利潤區,擴大產業規模,從而成長為家電制造業的重要廠商,最終實現了價值創造。
在價值實現方面,美的對自身不斷進行優化,將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避免企業管理權被大股東掌控,同時進行人事調整,將董事會、股東、管理層分立,進一步調整治理結構。此外,美的還在我國上市企業中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成功套期保值。
通過在價值創造、價值實現方面付出努力,成為家電行業的佼佼者。
市值管理與企業
對于企業而言,市值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管理方式。市值管理能體現企業價值,從資本市場角度為企業合理估值,反映市場對企業的評價。
市值的高低能反映市場是否看好企業,是市場對企業的評判,是市場愿意為企業支付的對價。企業的市值高,其進一步發展與融資就比較容易,本節將從兩個方面對市值管理與企業的關系進行解讀,如圖3所示。
圖3 市值管理與企業的關系
市值管理最初的動力來自股東。無論股東是否在企業任職,都會希望其買入的股票能更值錢。而上市企業的高管考核中通常都有市值這個指標,管理層薪酬設計中的股權激勵也會占有一部分比例,這也是管理層進行市值管理的原因。由此可見,市值管理對企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企業的價值是什么
管理學專家認為,企業價值是企業遵循的價值規律,為了讓所有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管理者、普通員工、政府等都能獲得滿意回報,企業的價值越高,企業給予利益相關者回報的能力也就越高。簡單地說,就是企業到底值多少錢,企業在生存期間能創造多少財富。因此,這個價值是可以通過經濟定義加以計量的,例如企業的會計價值、現金流折現法的價值等。
企業的市值反映的是市場在某個時期對該企業的看法。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市值比價值更難把握。因此,很多人會根據企業的價值來估算企業的市值。
其中,市值受價值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當然,這種波動是隨機的。市值也能影響價值。市值高的企業就比較容易在市場中獲得大筆融資,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價值。
一般情況下,企業價值可通過賬面價值、內在價值和市場價值來整體反映市值。企業價值的這三個方面,都有各自的合理性與適用性。
賬面價值是指企業的凈資產,過去的賬面資產價值和現在的賬面盈余是企業賬面價值中的基本變量的決定因素。
企業希望實現賬面價值最大化。賬面價值代表的是企業過去的狀況,賬面價值越大,代表著企業在過去越成功,但是并不代表未來還能成功。因此,很多賬面價值高的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比較低。在這時企業應該怎么辦?在關注賬面價值的前提下,企業還必須重視內在價值。
內在價值是指企業在剩余的存續時間內產生現金流量的折現值。企業往往無法精確地算出其內在價值。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尤其是互聯網、TMT、高新技術、現代服務等有形資產占比小的企業更加看重自己未來的成長性及其未來的價值。因此,除了賬面價值以外,估算過程中企業還要將商業模式的完善程度、盈利模式的具體應用納入內在價值的考慮范圍,用清算價值法、持續經營法或市盈率估值法等方法對企業的價值進行估算。
市場價值反映的是企業的市場溢價。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企業都希望市場價值能夠充分反映其內在價值,甚至高于自身的內在價值。因此,企業需要從市場管理的角度,通過商業模式創新、企業治理優化、投資者關系管理等各個方面提升企業股票的溢價能力。
著名的投資大師巴菲特一直堅信價值投資理論。他在1988年花了5倍于賬面價值的資金首次購入可口可樂的股票,占可口可樂總股本的7%。但他認為可口可樂的股票定價比其實際內在價值低50%~70%。
可口可樂的內在價值由未來預期獲得的凈現金流決定。1988年,可口可樂股東的盈余為8.28億美元,美國國債的利率為9%。按照貼現比例計算,可口可樂的內在價值應為92億美元。因此,巴菲特購買可口可樂的股票總市值為148億美元。
看上去是巴菲特的出價過高,但巴菲特是根據貼現比例計算出了可口可樂的內在價值。如果有投資者愿意多付60%的資金購買股票,他一定是看中了可口可樂未來的發展前景。
巴菲特在他人的質疑聲中堅持通過計算預估像可口可樂這樣的企業的內在價值,購買相應的股票。而在之后的發展中,可口可樂在像巴菲特這樣的投資者的大力支持下,向市場展現了自己的價值,巴菲特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們互相成就了彼此。
通過巴菲特的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以前企業只需要把產品質量做到最好、將成本降到最低、將利潤最大化就能將企業的價值最大化。但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企業創始人還應學會把企業當成產品進行交易,追求企業內在價值最大化,并盡可能提高市場溢價,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2.管企業就是管市值
從上述內容來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市值大的企業通常都是內在價值大的企業,都是好的企業。而市值管理是將企業經營、資本運作、利益相關方這三方面相互融合的戰略管理模式,企業價值最大化就是市值最大化,這也是企業經營的最高目標。所以,管企業就是管市值。
企業會如此重視市值管理,不僅是因為市值是上市企業價值的貨幣表現,還因為市值能影響企業的資本成本、營銷能力、并購成本,使上市企業的市值與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高市值可以降低企業資本成本
投資者愿意以較高的價格購買較少的股份,企業可以以較低的股本獲得更多的資金,有效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
(2)高市值可以增強企業的營銷能力
高市值表明企業得到投資者認同,可以推廣企業品牌,可以增強企業的營銷能力,獲得競爭優勢。
(3)高市值可以降低企業的并購成本
高市值相當于高股價,企業可以用較少的股份完成并購,并購后獲得更好的綜合收益。
高市值可以推動企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企業也應注意,在進行市值管理時要遵循一定的步驟,先在企業規劃上明確市值管理的方案,再落實計劃。
首先,企業要制定合理的戰略規劃,結合市值管理改變企業的經營目標。經營目標的轉型將導致經營思維和內容、企業治理、業績考核、激勵機制等方面的變化,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可以推動市值管理。
其次,企業要做的就是通過行動一步步地實現戰略計劃中的目標。企業要注意的是,在市值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市場的變化等因素,戰略計劃時時會有所調整,因此企業在實施市值管理的過程中應不斷進行調整。
曾是全球市值第一的谷歌得益于其對企業市值的管理,得益于投資者對其未來價值的判斷。投資者最看重的是谷歌的技術發展和革新。谷歌通過創新,不斷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促進企業專業化和規模化,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這些正是谷歌的股價上漲的原因。
隨著谷歌業績的提升,投資者對企業的預期也不斷提升。eMarketer的報告顯示,2017年,谷歌已占據移動廣告市場營收的32.4%,這正是企業業績與市值之間相互作用的表現。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國企業應像谷歌一樣,立足企業的整體價值和長遠發展,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增強核心競爭力,實施高效的市值管理,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企業只有做好市值管理,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而市值管理絕對不僅僅是提升股價那么簡單。市值管理到底有什么作用?市值管理包括哪些內容?上市企業該如何有效地進行市值管理?
答案盡在 ?市值管理指南
這套資料通過描述大量的經典案例全面介紹了市值管理的核心內容,包括估值管理、影響市值的系統性風險、融資管理、戰略管理、資本結構管理、企業治理、股權激勵管理、投資并購管理、IPO管理等。總之,這套資料旨在幫助使用者者全面且系統地了解市值管理的方法和實踐路徑,進而更好地對企業進行市值管理。
對于渴望成功上市以及希望企業快速、穩健發展的創業者、企業高管、企業品牌管理者來說,這套資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