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紫江企業低開低走,不到半小時跌停,截止午間收盤,紫江企業報收于8.06元,總市值為122億。這是紫江企業連續兩個跌停,兩個交易日市值蒸發28.5億。7月初開始,因沾上鋰電概念,紫
8月26日,紫江企業低開低走,不到半小時跌停,截止午間收盤,紫江企業報收于8.06元,總市值為122億。這是紫江企業連續兩個跌停,兩個交易日市值蒸發28.5億。
7月初開始,因沾上鋰電概念,紫江企業的股價開始狂飆,由4.5元最高漲至10元,漲幅高達120%。
漲起狠、跌起來也猛,突然而至的連續閃崩跌停,讓紫江企業9萬股民措手不及,兩個交易日人均虧損3萬多。有股民稱:"放我出去,我不玩了!"
這背后發生了什么?
資料顯示:紫江企業是國內規模最大、產品種類最齊全的包裝材料上市公司。
主營生產和銷售各種PET瓶及瓶坯、皇冠蓋、塑料防盜蓋、標簽、噴鋁紙及紙板、彩色紙、薄膜等包裝材料以及飲料OEM等產品,旗下的控股子公司紫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并生產、銷售鋁塑膜的業務。
2020年,紫江企業實現營業收入為84.18億元,同比下滑8.61%;歸母凈利潤5.65億元,同比增長14.37%。
今年一季度,紫江企業實現營收約22.54億元,同比增長21.59%;凈利潤約1.24億元,同比增長191.61%。
業績雖好,但是紫江企業的股價波瀾不驚。直到今年7月,紫江企業發布消息稱,紫江新材料正在實施馬鞍山180萬平方米/月及上海600萬平方米/月的鋁塑膜新生產基地項目。
而鋁塑膜可以應用于鋰電池,在此期間,鋰電產業鏈熱炒,鋰電池的熱度輕易就傳導至紫江企業的股價上,疊加前期股價處于相對低位,吸引了各路資金的追逐。
紫江企業的股價從7月初不足5元,到8月24日漲至10元,翻了一倍多。
不過,8月初,天津證監局披露對時任紫江企業監事陳虎及吳榮光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時任紫江企業監事的陳虎在知悉紫江企業擬分拆子公司沖刺科創板的內幕信息后,將160萬元資金轉入朋友吳某光的賬戶,隨即吳某光操作買入紫江企業,7個交易日大賺近59萬元。吳某自己也賣掉其他股票買入了紫江企業,并獲利22.44萬元。天津證監局認定,兩人的行為構成內幕交易行為,最終兩人遭罰沒共計超280萬元。
8月16日,紫江企業回應原監事陳虎被罰:其相關內幕交易行為屬個人行為。紫江企業發布公告稱,公司關注到日前有媒體發表題為《紫江企業分拆新材料上市涉內幕交易原監事陳虎被罰》的文章,文中提到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天津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2021〕1號》對公司前任監事陳虎的個人行政處罰內容屬實。內幕交易事項被處罰人陳虎作為紫江企業前監事,其相關內幕交易行為屬于個人行為,相關案件現已調查、審理終結。
公告稱,安信證券作為紫江企業分拆紫江新材料在創業板上市的獨立財務顧問,發表了核查意見:紫江企業本次分拆控股子公司紫江新材料在創業板上市事項未因涉嫌內幕交易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故紫江企業分拆紫江新材料上市事項不存在應當暫停亦或終止的情形。
除了高管被罰,近期公司沒有其他利空。8月25日,紫江企業開盤不久后股價即出現跌停。盤后龍虎榜顯示,跌停當天,賣出方出現了、機構、知名牛散3個席位,三者合計共賣出1.06億元,占當日成交額超過15%,對股價走低影響較大,這也直接影響到第二天的股價走勢。
連續兩個跌停,紫江企業的走勢對股民影響較大。在尺度APP紫江企業股東群,有股民稱,可能還不止是內幕交易問題,其走勢有莊股走勢。還有股民則認為股價將很快企穩。
對紫江企業大跌,你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