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對標,就是通過“比(行業比對)、學(標桿學習)、趕(尋找差距、追趕目標)、幫(對標伙伴)、超(追求卓越)”,幫助企業在適應迅速變化的環境過程中,建立全新競爭優勢的現代管理方式。通俗地
所謂對標,就是通過“比(行業比對)、學(標桿學習)、趕(尋找差距、追趕目標)、幫(對標伙伴)、超(追求卓越)”,幫助企業在適應迅速變化的環境過程中,建立全新競爭優勢的現代管理方式。通俗地講,“對標”就是樹立一個“標桿”,向標桿看齊,通過學習和努力,爭取達到甚至超過“標桿”。我國古代“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就是一種樸素而富有哲理的“對標”。由此類推,企業文化對標,就是對照標桿單位的企業文化要素,改善和提高自身的企業文化建設,是標桿管理基本方法在企業文化建設領域的具體運用。文化對標,可以使企業文化建設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標,能夠將企業文化建設的有關要素進行分解,使企業文化建設落到實處。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企業快速、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以及企業家隊伍的逐漸成熟,企業文化建設日漸成為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但是,對于怎樣建設既符合普遍規律又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尤其是大中型企業集團對母子文化實現有效管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很多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上總感覺無從著力,效果不理想,關鍵原因則是沒有找到企業文化建設的著力點。企業文化建設的著力點,也就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石,筆者認為,就是企業文化對標和個性化建設的有機結合。
(1)加強組織領導。
充分認識開展文化專項對標是落實企業全要素對標的重要工作之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落實責任,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2)建立工作機制。
將文化專項對標融入各單位落實,與提質增效工作有機結合。
(3)做好工作督導。
將文化專項對標納入“雙百分”考核,將工作效果作為黨委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依據。各單位應將文化專項對標融入全要素對標的月度、季度工作督辦等管理事項中,嚴把工作進度、工作質量和工作效果。
(4)強化溝通協調。
建立管理臺賬,掌握工作動態。加強與集團及其所屬企業、本單位內部有關機構的溝通交流,借鑒工作經驗,梳理工作難點,對集中的、突出的問題,企業通過專家講授、平臺交流、內部座談等方式進行專項輔導,形成協同推進的工作局面。
(5)做好經驗分享。
注重提煉亮點,對內廣泛交流,對外共享成果。積極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對標工作突出的單位進行宣傳。
(6)做好對標工作,務求實效,關鍵是要實事求是,做到“三個切忌”。
(1)開展企業文化對標工作的方法
科學分析現狀。認真對本單位企業文化建設與品牌管理現狀進行科學分析,查找問題、剖析原因。
選好對標標桿。按照企業文化專項對標工作清單的對標事項和對標內容,選擇本行業或系統內企業文化建設特色企業作為標桿。
制定對標方案。分析標桿單位文化建設的特色、管理優勢、有效措施和經驗效果,明確提升目標,制定工作措施。各單位可結合實際,對照標桿單位增加對標事項和內容,完善工作清單。
組織對標實踐。按照時間節點,分解對標指標,細化工作任務,落實責任部門及責任人,逐項推進落實。
做好總結提升。按季度做好工作總結,優化推進
方案,調整實施策略,組織持續改進,確保對標效果。
(2)開展企業文化對標工作的步驟
企業文化對標,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基本步驟:確立對標因素;選擇對標企業;研究對標因素比較;分析對標因素結果。
確立對標因素。企業文化對標因素的確立,主要需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目標企業所處行業特性,目標企業的文化建設特點,文化普遍性質。
一般而言,不同行業的企業文化是有較大差別的。比如服務行業強調專業和周到,企業文化氛圍比較寬松;而制造行業則著重強調成本和規則,企業文化氛圍相對凝重。在文化對標因素的確立中,我們必須考慮到不同行業的差別,充分考慮目標企業所處的行業特性。
文化對標因素的確立,還要充分考慮目標企業的特殊情況,即目標企業在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優勢。文化對標的目的就是改進自身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因此在對標因素選擇中,目標企業的企業文化優勢應該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文化對標因素的確立,還必須考慮企業文化建設的普遍性質。企業文化既有特殊性,更有普遍性。企業文化的普遍性,比如結構完整性、語言精煉性、文化層次等,都是企業文化對標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選擇對標企業。通常來說,企業和對標企業應該具有戰略上的相似性或相近性。如果是兩個完全不同行業、不同戰略目標的企業,是難以進行對標研究的。比如對于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創新遠比成本重要,只要能保證創新和質量,成本稍高是可以接受的,而對于制造業而言,安全、成本就是主要因素,所以,不同戰略目標的企業所倡導的企業文化可能是大相徑庭的,不適合作為對標企業。因此,對標企業一般是在同行業中或本業務板塊內選擇,如果選擇行業外或業務板塊外的企業,則必須選擇企業戰略相近的企業進行對標。
對標因素比較。我們可以將企業的文化因素設定一個基準分,比如5分,對標企業的文化因素指標如果高于本企業,則根據兩者的差距相應定為6、7、8、9分,如果低于本企業,則相應定為4、3、2、1分。如果將幾個對標企業和本企業比較研究,就能發現企業在哪些文化因素方面居于領先,哪些方面屬于落后。這樣就比較準確地分析出本企業的文化因素,以便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有的放矢。
分析對標因素結果。對標工作完成后,要認真分析這些文化因素強弱的原因,從而找出改善企業文化的切入點。比如經過對標研究,發現企業的語言精簡性比較薄弱,那么在改善企業文化理念時,就要特別注意企業文化理念的語言精簡性,這可能還關系到企業文化的宣貫效果。
總之,開展企業文化對標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企業認真對待,確保時效性和前瞻性。它通過和業內或本系統內最優秀的企業標準進行比較,進而尋求其中的差距和存在的問題,找準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方向和著力點,從而使企業文化建設落到實處,讓企業文化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