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大的玻尿酸生產商”,華熙生物(688363.SH)自2019年科創板上市后一直備受矚目。日前,華熙生物發布2021年年報,引起市場熱議不斷,雖然營收與凈利潤雙雙實現增長,但銷售費
作為“中國最大的玻尿酸生產商”,華熙生物(688363.SH)自2019年科創板上市后一直備受矚目。日前,華熙生物發布2021年年報,引起市場熱議不斷,雖然營收與凈利潤雙雙實現增長,但銷售費用激增等問題卻被置于鎂光燈下。
3月14日下午,在華熙生物的業績溝通會上,關于費用相關問題,華熙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燕對21世紀經濟報道等多家媒體表示,品牌初期建設中,投入相對來說是比較大的,但隨著品牌建設的逐步成熟,費用率是要逐步下降的。
以功能性護膚品業務四大品牌之一的潤百顏為例,趙燕表示,潤百顏2021年銷售費用比2020年有所下降,到2023年將進入良性發展期,收入和利潤要逐步的成正比。
年報顯示,華熙生物擁有醫藥、化妝品及食品三大應用領域的原料產品,及骨科、眼科、整形外科等多領域、多管線的醫療終端產品及功能性護膚品,打通了上游原料產品到下游終端產品的全產業鏈。
2021年,華熙生物實現營業收入49.48億元,同比增長87.9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2億元,同比增幅21.13%;若剔除股份支付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68億元,同比增長34.33%。
對于利潤增速不及收入增速的問題,華熙生物在年報中解釋,這主要來自于公司堅持長期主義,高度重視長期持續發展所需要的戰略性性投入。“戰略性投入對短期業績貢獻不大,但對公司拓寬護城河,不斷鞏固核心競爭力,不斷擴大領先優勢,以及獲取新的戰略性機會具有重要意義,將在未來2-5年逐漸產生對經營的直接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華熙生物的功能性護膚品實現收入33.19億元,同比增長146.57%,成為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在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后,品牌建設過程中的銷售投入增加是重要原因。
華熙生物年報中表示,由于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收入占公司整體業務收入比重持續加大,同時公司加大品牌建設、渠道構建及關鍵人才引進等戰略性投入,公司費用率出現一定程度的提高。
對此,華熙生物稱,盡管公司會積極出臺一系列加強費率管控的措施,但公司整體業務的凈利潤率仍可能出現下降的情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華熙生物銷售凈利率發現,2021年公司銷售凈利率為15.67%,創近六年新低。2016年至2020年,公司銷售凈利率分別為36.75%、27.17%、33.56%、31%及24.5%。
(圖說:公司近六年銷售凈利率 來源:Wind)
據了解,銷售凈利率是凈利潤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體現是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的多少,體現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業內人士認為,銷售凈利率的下滑,表示銷售費用正在“侵蝕”凈利潤。
而且,相較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華熙生物的銷售費用營收占比也偏高,達到49.24%。
年報顯示,2021年,愛美客(300896.SZ)的銷售費用為1.56億元,占同期營收的10.81%。2020年,昊海生科(688366.SH)的銷售費用是5.56億元,占營收的41.71%;上海家化(600315.SH)銷售費用29.24億元,營收占比為41.58%。
那么,華熙生物的銷售費用都花到哪兒去了?
根據年報,2021年,華熙生物的銷售費用為24.36億元,同比增長121.62%。其中,線上推廣服務費占比53.91%,職工薪酬占比18.92%,廣告宣傳費占比11.05%,市場開拓費占比8.76%,其余項目占比均不足2%。
進一步來看,2021年,華熙生物不僅增加了天貓、抖音等各電商平臺的推廣,還通過新媒體營銷方式(如直播、短視頻、搜索引擎、社交媒體等)進行推廣,導致線上推廣服務費用大幅增加。
在線下推廣方面,華熙生物通過與分眾傳媒等媒體公司合作、參加展會、舉辦活動等線下推廣形式,宣傳品牌理念和形象,導致廣告宣傳費、市場開拓費增加。
此外,華熙生物還表示,2021年,為滿足公司銷售業務擴展需要,銷售人員增加導致職工薪酬增長,銷售人員業績獎勵增加。
“我們強調所有的最終都要回到產品和品牌上來,品牌要有長期主張,所以我們在發展當中就將每一個品牌的定位不一樣,發展階段不一樣,對于品牌建設的投入是不一樣的。”趙燕表示。
年報顯示,在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板塊,華熙生物主要有潤百顏、夸迪、米蓓爾、BM肌活四大品牌。
據趙燕介紹,“定義品牌進入元年的標準是銷售收入達到5億元的量級,因為沒有一定的客戶基礎去做品牌建設,效果是不好的。”而華熙生物給每一個品牌制定品牌戰略的時候,以三年作為一個品牌建設的基礎建設周期。
按照華熙生物定義,2020年是潤百顏的品牌元年,2021年是夸迪的品牌元年,今年米蓓爾和BM肌活相繼進入品牌元年。從營收增速來看,BM肌活2021年的實現收入同比增長286.21%,其余三個品牌也都實現了收入翻倍。
據趙燕透露,“潤百顏2021年的銷售費用比2020年有所下降,這就是一個良性向好。今年進入了它的品牌建設的第三年,到2023年,它就應該進入一個良性發展期,收入和利潤要逐步的成正比。”
趙燕認為,品牌建設要堅持長期主義,不能只講短期效益,只有品牌才能給一個企業持續的發展帶來復利,所以要在基礎能力上加大投入。
她還指出,在新業務布局端,要考慮到公司未來5年、10年,甚至更長期的發展,所以在研發端提前進行基礎投入,同時加大在合成生物上的投入。市場端,華熙生物在功能性食品、母嬰、洗護等新的業務領域也有布局。同時公司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中試轉換平臺,以此打通產學研。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華熙生物的年報中,其實不乏研發投入帶來的驚喜。
2021年,公司的研發投入為2.84億元,同比增長101.43%,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從2020年的5.36%增長至5.75%。同期,公司研發人員數量達到571人,較2020年增加194人,在研項目同比增加116項。
此外,公司還圍繞合成生物學技術提前布局,2021年12月,“山東省生物活性物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籌)”獲得山東省科技廳的認定。此外,“合成生物技術國際創新產業基地”也已落戶北京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并即將投入使用。
這也是華熙生物今年最重要的工作。趙燕表示,2022年要把公司合成生物的研發平臺進一步打好基礎,去筑高公司壁壘和加寬護城河,通過這個平臺得到更多的生物活性物。
此外,華熙生物提前進行新產能與新平臺的布局。其天津工廠將增加透明質酸300噸產能,30條中試生產線將賦能行業,助力科研成果轉化。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于海南自貿港開工,未來還將建立醫美板塊的國際業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