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東歐沖突持續發酵,引發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全球股市“跌跌不休”。然而,歷來對重大事件“體質敏感”的澳元卻出現了強勢反彈,兌美元匯率從事情發生以后持續了一波漲勢,從0.
由于東歐沖突持續發酵,引發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全球股市“跌跌不休”。
然而,歷來對重大事件“體質敏感”的澳元卻出現了強勢反彈,兌美元匯率從事情發生以后持續了一波漲勢,從0.71左右,在本周一(3月7日)一度飆升0.74以上位置。
但是,好景不長。
正當市場上開始有“澳元即將開啟大漲之勢”的論調后,澳元匯率又很快從高位回落,目前重回0.72-0.73區間。
澳元大起大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內的許多機構都認為,全球經濟將因為東歐的局勢持續而放緩增長速度。
現在就說澳元要長線大漲,恐怕為時太早。
博滿澳財首席投資官魏睿昊指出,如果觀察美元指數就會發現,美元指數也呈上升趨勢,并沒有改變它在市場中的避險屬性。
只是在沖突的最初時段,澳元的上漲速度快于美元,因此形成了超過美元指數的短暫“猛漲”勢頭。
魏睿昊認為,由于事情發生在東歐,它直接威脅的是歐洲地區的安全性;同時北方大國的能源出口,也主要面向歐洲。
在這樣情況下,歐洲市場受到嚴重打擊,歐元下挫嚴重。
美元指數作為綜合反映美元在外匯市場匯率情況的重要指標,主要衡量美元針對六大主要貨幣(歐元、日元、英磅、加拿大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的匯率變化程度,是一個加權平均值。其中,占比最高的正是兌歐元的匯率,權重超過一半。
而澳元并非美元指數一部分,其兌美元匯率的變化并不能反映在美元指數變化中。
本輪澳元匯率急速攀升主要有兩大原因:
首先,近期澳元匯率的上漲,主要由于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
石油、天然氣價格上漲已經不是新聞,但澳大利亞最主要的出口商品——鐵礦石價格也在最近一周屢破年度新高,在今天(3月9日)已經達到每噸160美元。
鐵礦石和能源價格的同時上升,才在本周初將澳元價格推高至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一直以來,澳大利亞作為全球重要的商品出口國,澳元匯率與大宗商品價格都有較強關聯性。
更由于澳大利亞與北方大國在大宗商品出口商品具有較高重合性,未來可能會因為西方國家對其經濟制裁而有受益。
其次,澳大利亞與涉事的東歐兩國都沒有緊密的經貿關系,距離上更是隔著太平洋和歐亞大陸,因此對澳大利亞直接的關聯度很小。
從一些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看來,澳大利亞經濟正在逐漸從疫情中恢復,去年第四季度國民生產總值(GDP)出現強勁反彈,增長3.4%,大致符合市場預期。
1月份的貿易盈余為 129 億澳元,更是好于預期。其中,出口上升8%,主要就是鐵礦石出口的恢復,以及煤炭出口需求旺盛帶來的推動力。
魏睿昊總結,正由于東歐局勢對澳大利亞直接的負面影響很小,甚至還可能因此在出口商獲益,所以才導致澳元匯率出現一波上漲。
這樣的上漲到底能持續多長時間呢?
很大程度上,和這場沖突的發展有較大的關聯。
如果沖突的烈度不斷增大,甚至有擴大的危險時,屆時可能避險情緒會更加高漲。當避險需求遠遠超過大宗商品上漲影響,澳元就會受到打擊,澳元作為風險貨幣,匯率也將受到打壓。
而且,東歐沖突會破壞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前景,澳元對此也非常敏感。聯邦銀行就警告稱,如果全球經濟增長受阻,出現下調的情形,澳元匯率很可能調頭往下,甚至回撤至70美分。
相反,如果戰事維持在目前的烈度之內,那么持續的時間越長,就有可能意味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漲,或者保持在高位的時間會越長,對澳大利亞而言是有利因素,可能就會短期支撐澳元匯率。
在戰火之下,外匯市場另一個動向也受到華人投資者的關注,那就是人民幣匯率的表現。
從2022年以來,不斷出現了“美元強、人民幣更強”的情況。在戰火還未燃起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就曾到達了6.33以下水平。
本次沖突伊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更是突破過6.3大關。市場上有一種觀點認為,人民幣在本次戰事中表現出了一定的避險性質。
可由于澳元匯率短期的漲幅更為顯著,因此對人民幣匯率重回4.7水平。
有人就問,澳元對人民幣是否可能重回5時代?短期內似乎可能性也不大。
在美元走強的背景下,澳元和人民幣的匯率走勢可能從短期的差異性逐漸回歸到較為一致的趨勢中。
當然,也需要繼續觀察人民幣的走勢。
根據平安證券的分析,出口強勢帶來的高額貿易順差,是人民幣近一年來強勢的主要原因。未來有兩大因素可能限制中國出口增速,減弱人民幣升值動能:
一是美國在2021年四季度大幅補充庫存,因此進口需求可能減弱;二是一些其他地區(如東盟、日韓)的疫情情況轉好,出口正在恢復。
魏睿昊總結,短期來看,以目前澳大利亞整體的經濟情況,和大宗商品價格大漲所帶來的貿易優勢判斷,澳元可能會有比較明顯的支撐。
倘若以更長期的時間維度看,假設這場沖突最終在未來的三到六個月以某種形式結束,澳元匯率主要看兩方面:
一方面是大宗商品價格的支撐,另一方面是貨幣政策的變化,也就是澳大利亞的貨幣政策和美國貨幣政策的比較。
因為澳元主要的報價針對美元,兩國加息的速度和幅度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了澳元和美元的動態關系。屆時還是要回到這一最基本因素上去判斷澳元匯率的走勢。
本周五(3月10日)美國將公布3月份的通脹率水平,目前對于核心通脹率的市場預期約為6.4%。對于下周四(3月17日)美聯儲議息會議的加息預期是25個基點。
但倘若實際公布的通脹水平遠遠高于預期,那么美聯儲也有可能加息50個基點。較大的加息幅度會推高美元指數,澳元就可能面臨進一步的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