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方是收入或支出需要按照實際情況來確認。對收入類科目來講,例如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其貸方代表收入的提高,借方代表結轉或者減少的金額,但對于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來講,其借方代表支出的提高,貸方代表結轉成本或者減少的金額。以上就是貸方是收入還是支出相關內容。
在會計中,資產類、費用類賬戶用的提高計入借方,減少則計入貸方;負債、所有者收益、收入類賬戶的增加則計入貸方,減少則計入借方。要是在借款的關系當中,那么借方則是借得貨幣資金的企事業事業單位或個人,借款人指的是在借款活動中運用信貸資金或自有資金向借款人派發貸款的人或機構。會計含有六個因素,分別是資金、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這六個因素又組成了兩個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借貸二詞在融資中也是很容易搞混的。實質上,如果是用戶的錢借給別人,用戶就是貸方,假如是向別人借錢,那么用戶就是借方。
未分配利潤在貸方是指企業達到的凈利潤通過彌補虧損、提取盈余公積和向投資者分派利潤后留存在公司的、歷年結存的利潤。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留待之后年度分派或待分配的利潤,公司達到的凈利潤通過彌補虧損、提取盈余公積和,而且向用戶分派利潤后留存在公司的歷年結存的利潤。貸方是未分配利潤,借方是已分派利潤,未分配利潤從總數上來看,是公司初期未分配利潤再加上本期達到的凈利潤,再減掉提取的盈余公積和分派出去的利潤后的余額。借方是已分配的利潤或轉入的虧損,貸方是轉入的凈利潤。相對于所有者權益的其他部分而言,企業對未分配利潤的使用具備較大的自主權,受國家法律法規的限定也比較少。本文主要寫的是貸方是收入還是支出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