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價值率反映的是在資本主義的環境下,資本家剝削所受雇工人的程度。剩余價值率(Rate of surplus value)是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為:m'=m/v。在此公式中,m'的意思是剩余價值率,m的意思是剩余價值,v的意思是可變資本。剩余價值是依靠聘用工人的剩余勞動創造出來的。必要勞動指的是資本所雇傭的工人作為勞動力得到報償的部分,從這個角度上必要勞動屬于有償勞動。而剩余勞動是資本家沒有支付勞動力報償的部分,從這個角度上剩余勞動屬于無償勞動。因此,剩余價值率是受雇勞動力受資本家剝削程度的表現。
剩余價值率的變動關鍵在于三個因素,包括工作日的長度、勞動的標準強度與勞動生產力。
1、工作日的長度:工作日是指勞動力在一個完整的晝夜內進行工作的時間長度,也就是工作的小時數;
2、勞動的標準強度:勞動強度指的是勞動時間內的勞動質量或勞動密度,一般從主觀感覺和工作量密度兩個方面來理解勞動強度;
3、勞動生產力:指的是勞動再生力,即勞動力創造新財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