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按國家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也是各個國家和地區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反映的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增加值的總額。
國內生產總值的三種表現形態表現為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用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計算的結果分別稱為生產法GDP、收入法GDP或分配法GDP、支出法GDP。按三種方法計算的GDP反映的是同一經濟總體在同一時期的生產活動成果,在實際中,由于生產法和收入法都是對各產業部門的增加值進行核算,為了就每一產業部門取得一致的增加值數據。根據資料來源情況,有的產業部門,如農業、工業部門,增加值主要以生產法計算的結果為準,有的產業部門如一些服務部門,增加值主要以收入法的計算結果為準。
因此,中國一般以生產法GDP和收入法GDP數據為準,并將支出法GDP與生產法GDP的統計誤差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一般是2%。 各種公開發表的GDP總量和增長速度數據均是生產法和收入法的計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