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國有著14億人口,未來可能還會更多,所以國家是無法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給予一樣的福利政策。對于沒有參與社保繳納的人,國家會提供低保等政策補貼,不過這些補貼的金額是有限的,這樣做也是為了避免滋養懶漢。
而按照國家規定,繳滿了15年社保的人,則可以在退休之后每個月都領到養老金。不過因為一些老人到了退休年齡之后并沒能繳滿15年的社保,他們應該怎么辦呢?難道領不了養老金嗎?對此,國家是已經給出了解決方法,讓這類人不用擔心養老問題。
首先,新的一年里社保是迎來了三大新規,讓人們拍手稱贊。靠前,養老金金額再次上調,并且這次不只是職工養老金出現增長,城鄉居民養老金也會有所上調,這對于所有的退休老人來說都是一件喜訊,我國的養老金已經連續上調16年,在未來幾年還有希望繼續上調,說明***對于退休老人的福利政策是非常重視的,這也是我國老齡化不斷加深,國家必須重視的問題。
第二,在2019年國家就已經在一些城市試點的電子社保卡,在2021年將在全國各大城市推行,屆時人們可以在手機上激活電子社保卡,直接在移動端進行社保繳納,提取養老金等操作,可以說是非常的方便。第三,企業代繳變更為稅務部門征收,稅務部門將根據職工的具體收入水平來設定社保繳納基數,一些公司一直給職工繳納最低系數社保的作法,現在是無法實現了。
未繳滿15年的補救措施
不過有一些到了退休年齡,15年社保卻沒有繳滿的老人,他們應該怎么辦呢?會不會領不到養老金?對此,國家也是出臺了新的政策,允許他們進行社保的補繳,確保每個老人都能領到養老金,享受到國家的政策優待。靠前種方法,如果只有兩三年沒有繳全的人,可以選擇先退休,然后在接下來兩三年中繼續繳納社保,當累計繳納年數達到了15年,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了。
第二,在事業單位、企業可以繼續工作的員工,可以選擇延遲退休,等到社保繳納年數達到了15年,再退休。第三,一次性補足所有的欠繳費用,這種方法可以確保老人盡快地拿到養老金,但是不同的地區都有不同的規定,不一定都可以一次性繳清,這需要找到服務人員具體詢問。第四,放棄將社保繳清,直接將社保賬戶里的余額取出來,這種方法是最不提倡的,因為這代表放棄社保帶來的保護,一旦生病就不能報銷了,已經繳納的社保也只能拿出來一部分。
不同方案
最后一種就是將職工社保轉為城鎮居民社保,再一次性補繳所有欠費。職工社保不是每個地方都能一次性補清的,但是城鎮居民社保卻可以,只不過后者的養老金比前者要少不少,所以人們還是要參考自己的具體情況,再做出判斷。無論如何,國家已經給出了補繳的政策,社保沒有繳滿15年的人都可以自己選擇適合的方法,將社保繳清,這樣才能保證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對于年輕人來說,不想到老了還因為養老金糾結,就必須早做打算,在年輕的時候就積極參保,爭取早日達到15年的最低年限。不過我國的社保是“多繳多得”的,這樣在退休后可以領取到更多的養老金,老年生活過得更加滋潤。現在享樂主義、超前消費盛行,許多年輕人都沒有為以后做打算,這種生活態度總有一天會后悔的,希望他們可以早日醒悟,知道繳納社保、儲蓄存錢的重要性。
(參考消息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