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險一金中的五險指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里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以月工資2000元為例,每個月五險一金共有多少錢呢?
五險的計算
1.養老:單位按基數的20%繳納(2000*20%=400元),個人按基數的8%扣繳(2000*8%=160元);
2.失業:單位按基數的1.5%繳納(2000*1.5%=30元),個人按基數的0.5%扣繳(2000*0.5%=10元),農民工個人不繳費;
3.工傷:根據單位性質不同,扣繳比例不同,以外商獨資企業為例,按基數的1%繳納(2000*1%=20元),個人不繳;
4.生育:外地戶口的員工不上此險,北京戶口的員工單位按基數的0.8%繳納(2000*0.8%=16元),個人不繳費;
5.醫療:單位按基數的9%(基本醫療)+1%(大額統籌)繳納(2000*10%=200),個人扣繳2%(基本醫療)+3(大額統籌)(2000*2%+3=43元)
6.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均按基數的8%繳納(2000*8%=160元,共繳320元),若單位條件好可申請提高到10%。
異地養老養老金按當地標準領取
對于戶口所在地與繳納養老金不在同一城市的情況,郝演蘇介紹說,按照養老保險法規定,勞動者在同一個城市連續繳納養老保險滿10年并且累計繳納養老保險滿15年,就可以在繳費城市申請退休時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事檔案、戶口在什么地方,對領取養老保險沒有直接影響。
對于將來退休后,要去異地養老的人群,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說:養老金可以帶走,但是只能按照繳納養老保險的城市當地標準領取。退休后養老的地點是自己選擇的,但是國家不可能根據養老地點的生活情況發放養老金。
針對目前市場上的多種商業養老保險,郝演蘇建議,可以選擇個人生死兩全保險。如果被保險人能夠健康生活到退休,保險金將變成養老金,按時發放;如果中途被保險人發生變故,余下的保險金則變成保險賠款,發放給繼承人。這種產品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