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網上關于支付寶保險的各種吐槽逐漸多了起來——
前有豆瓣網友氣憤發帖,
講述自己明明沒買保險,也沒開通自動續保,
結果遭支付寶連續3個月扣保費的離奇遭遇;
后有支付寶用戶買了1萬1千塊的***險,
后來急用錢時想退,卻被告知只能退回5千9,
直接損失近一半的本錢!
本來打算***,結果堪比P2P暴雷……
說起被支付寶保險“坑”的受害案例,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比如,在黑貓投訴網站上,僅僅是支付寶保險、好醫保相關的消費者投訴案件,加起來就有3000條之多。
打開手機,再百度一下最常見的“支付寶保險自動扣費”這個問題,就能發現,網上竟存在多達1780萬條相關結果:
對此,甚至還有人整理了“支付寶保險關閉自動續費”的專業教程,可見被支付寶保險“套路”導致買了不滿意的保險的情況,絕非個例。
除了在支付寶上買保險會出問題,理賠上出的問題也不少。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搜一搜“好醫保拒賠”,你就能發現許多真實的拒賠案件;
微博上,也有不少網友紛紛曬出了被好醫保拒賠的真實經歷,不斷挑戰人們對支付寶信任的底線。
——保險拒賠案件很常見,但為什么偏偏支付寶上的這么多?
支付寶賣保險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為什么會引發這么多人一致聲討?
今天,大師兄冒著被支付寶“通緝”的危險,和大家深入談談支付寶保險,剖析支付寶賣保險的常見套路!
在文章最后,我還為你準備了一份網上買保險的實用攻略,幫你避坑。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帶來思考和啟發,同時能幫你更好的看清保險的真相。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請不要忘記點贊~
補貼優惠,是打開消費者欲望的鑰匙。
賣保險也不例外。
滿減紅包、購物返現……這些淘寶曾經屢試不爽的賣貨方式,如今支付寶也有樣學樣拿來賣保險了。
為了搞清楚支付寶保險被網友大量投訴背后的真相,這回大師兄親自踩雷,從支付寶賣保險的各個環節開始調查,收集整理了多種支付寶的投保優惠活動信息,并根據活動規則,給它們都評了坑值。
最后,我整理出了這張表格:
面對花樣百出的投保優惠,很多人可能靠前眼看到的是——羊毛!
但深入了解了這些活動規則之后,大師兄看到的卻是——套路!
在這里,我就拿網友們吐槽最多的三大活動,看看支付寶到底是怎么套路我們的。
投保返現活動一直是羊毛黨們的最愛。
它的活動規則很簡單,只要完成任務或投保指定產品,就能累積獎金,滿20元就能直接提現。
看似很合理吧,但其實這里面套路可不少。
比如這里有位網友,美滋滋曬出了自己成功提現的記錄:
——發現問題了嗎?
雖然他最后成功提現了,但問題是——你見過有百萬醫療險+防癌醫療險同時買的嗎?
首先,好醫保住院醫療是一款百萬醫療險,可以報銷一般醫療費用及重大疾病住院醫療費用(包括癌癥醫療);
好醫保終身防癌醫療險,是“***版”的百萬醫療險,只保障癌癥相關的醫療費用。
用一張圖來演示,二者大致是這樣的關系:
從保障范圍上來說:
百萬醫療險覆蓋范圍更廣、保障更好,有它其實就足夠了。
其次,從報銷規則上來說:
防癌醫療險和百萬醫療險都屬于費用報銷型的保險,二者不能疊加報銷,所以他花了兩份保險的錢,最終只能發揮一份保障的作用,這不是白買了是什么!
再者,很多人就是沖著提現活動來的,為了能快速完成任務,很可能投保時忽視了健康告知、職業限制、既往癥等后期會影響保險理賠的關鍵信息。
所以,支付寶做優惠活動,忍痛割肉補貼用戶,沒問題;
但是它做活動吸引用戶來買保險,卻又沒對用戶的投保行為進行正確引導,沒告訴用戶基本的保險常識,這就有問題了。
都說支付寶上買保險很便宜,甚至1塊錢、1分錢就能買份保險,是真的嗎?
其實,“首月低價”更像是為了吸引消費者買保險而設計的套路。
簡單來說,就是支付寶對部分產品的首月保費進行優惠補貼。
最常見的形式是發放紅包:比如紅包立減30元,或直接減至0.01元。
但簡簡單單的紅包優惠,門道卻很多。
看似首月給了優惠,但保險可不是普通的商品,買完就能用。投保后首月還屬于保險的觀察期內,觀察期內保險一般都是不賠的。
而且最關鍵的是——首月低價,并不代表以后每個月都能享受低價。
比如有網友投訴,稱自己收到紅包后,首月支付了0.01元買了好醫保。
但結果在這之后連續15個月,花唄每期自動扣款都是18.17元。
正因為支付寶過分強調首月投保優惠,對于正常保費費率卻未盡到明確告知義務,所以才導致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了保險。
以為自己薅到了支付寶的羊毛,結果卻被莫名其妙扣了不少錢,惱羞成怒的消費者對支付寶有怨言,自然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隨著銀保監會的監管趨嚴,支付寶也不太敢以“首月1元”的噱頭來賣保險了。
不過我們仍要擦亮眼睛,警惕它變相給予保費優惠、或其他吸引我們買保險的手段。
還是那句話,除非你明確了配置需求,不然不要亂買保險。
預約投保是支付寶優惠活動的“船新版本”,也是網友們買保險踩坑、投訴的重災區。
簡單來說,就是支付寶先贈送我們一份免費的試用險,2個月后還未取消保障,才會扣款續保正式的保險。
以重疾險的預約投保活動為例:
雖然看似能“白嫖”支付寶2個月重疾保障,但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存在很多問題:
靠前,贈險的保障太差,優惠不給力。
2個月試用期,光等待期就占了30天,真正享受保障的時間只剩1個月;
保額也很低,只有10萬,保障力度非常有限。
拿市面上保障相似的一年期重疾險換算一下價格,這份贈險可能也就價值十幾塊錢;
如果說,你是沖著免費保障來的,并不是真打算買保險,那勸你還是謹慎參與,因為試用險保障差,時間短,根本不值得一薅;
第二,贈險到期后,自動扣費無通知。
如果試用險到期前,你沒有取消自動續期,那你接下來每個月都會被支付寶扣錢,余額不夠就扣花唄,網上就有很多免費保險到期后自動扣費的例子。
第三,續保的產品保障比較一般。
即使你打算買重疾險,而且它自動扣費的問題你也能接受,這個預約投保活動,我依然不推薦你參加。
因為它最坑的地方,就是試用險到期后,正式續期的產品是固定的,而且產品保障可能非常一般。
比如重疾預約投保活動,續保產品是【陽光真i保定期重疾險】。
這款產品怎么樣呢?保100種重疾和20種罕見病,不保中癥、輕癥,也沒有其他特色保障,實在難以稱得上有性價比。
不過,支付寶其他的預約投保活動也不全是套路,它有多個版本,除了重疾險之外,還有百萬醫療險和意外險等:
醫療險的預約投保活動:
續保產品可能是好醫保住院醫療,也可能是6年期的好醫保長期醫療,如果你打算買好醫保,那么這個活動可以選擇參加,但是投保時要注意如實進行健康告知,避免后期理賠***;
意外險的預約投保活動:
續保的產品是無憂保成人意外險,這款產品保障不錯,價格也便宜,也沒有健康告知的問題,贈險保額很高,意外無等待期,是我們較早可以放心參加的預約投保活動。
總而言之,支付寶上的優惠活動有很多很多,有些的確能薅到“羊毛”,買保險可以少花一些錢,但更多活動還是暗藏套路,“坑”人不淺!
如果你不懂保險,不懂這些活動的規則。碰到這些投保優惠活動時,勸你還是謹慎對待,若因此買了根本不需要的保險,或者忽視健康告知,導致買的保險以后不能賠,那真的就得不償失了。
除了層出不窮的投保優惠套路,支付寶宣傳***保險時也存在很多問題。
大師兄無數次強調過,買保險的最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先保障,后***”。
因為生活中,很多人生病躺在醫院急用錢時,想起自己曾經買過一份保險,
結果打開一看,卻是份養老/教育金,根本不能解決醫療費用問題。
所以,我們應當先把高杠桿的基礎保障做足,再考慮規劃***保險。
但真實的情況是——很多人連基礎的保障都沒配置好,就被支付寶大力推薦購買***險,而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險并不適合我們購買。
總結一下,盲目購買***保險危害有以下幾點:
靠前,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等價格普遍較貴,購買后可能擠占重疾險、醫療險等保障型保險的保費,影響整體的保障規劃;
第二,年金險相對較為復雜,而支付寶保險又沒有專人解答,單純通過收益演示頁面進行產品宣傳,很可能造成銷售誤導;
第三,***險畢竟不是銀行存款,也不是余額寶,不能隨存隨取。如果退保,通常只能拿回保單現金價值,可能蒙受損失。
比如這位朋友投保了“來攢錢”,但在退保時,直接損失近一半的錢。
所以對于支付寶宣傳***險時過分強調收益,卻缺少基本保險理念引導的行為,大師兄是持懷疑態度的。
對我們消費者來說,保險當然要買,但也不能亂買,甚至被誘導著買。
對市面上各種活動和保險產品信息,我們要謹慎甄別,先把產品了解清楚,看自己需不需要,再看自己能不能買,買了之后能不能負擔得起,只有足夠理性,才能買到真正適合自己并且有用的保險。
最后,不管是支付寶賣保險玩營銷套路,還是不顧用戶的實際需求大力推薦***險。最終還是會將消費者引導到真實的銷售成交環節。
而之所以被網友如此頻繁投訴,是因為支付寶的銷售環節存在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支付寶保險咨詢環節人工服務的缺位。
換句話來說,雖然我們在支付寶上買保險可以十分便捷,任何一個活動頁面和窗口都能引導我們直接跳轉到投保頁面,分分鐘就能下單;
但另一方面,用戶在支付寶上買保險,全程自主點擊,自主下單,自主成交。
在支付寶上,只有機器人機械冰冷的話術回復,卻很難找到直接對應的銷售人員,不能及時處理消費者的各種訴求。
這就可能導致我們健康告知有困難時,沒人協助;對保險產品有疑問時,沒人解答。
而我國保險的理賠通常是“寬進嚴出”,買保險時的任何一點模糊不清的小問題,都可能導致后期出險時,理賠***被無限放大,導致理賠難。
說一個最直觀的數據:2020年,好醫保退保金高達8616萬,四舍五入就是一個億。
在網上,關于支付寶好醫保拒賠的負面案例連連刷屏上熱搜,連帶著好醫保的承保公司——中國人保健康的理賠***投訴量也居高不下。
其實,保險的退保、拒賠都是保險行業內司空見慣的現象,但問題在于——為什么偏偏支付寶上的保險拒賠這么多?
毫無疑問,這個鍋,支付寶保險人工客服系統的不完善確實要背一部分。
有人說,“連支付寶都搞這么多套路,其他平臺的保險還能信嗎?網上保險是不是都是騙人的?”
大師兄先表個態——無論是線上保險還是線下保險,說到底都只是投保渠道的不同,本質上不會影響我們保單的安全性。
只要是持牌經營的正規保險銷售渠道,只要是正兒八經備過案的保險產品,我們都可以放心投保!
不過,雖然保險不騙人,但是賣保險的的確有可能會用各種套路來坑人。
網上買保險如何避坑?大師兄總結了幾條避坑指南送給大家:
不可否認,互聯網保險在人力成本、場地費用、廣告宣傳等方面綜合成本更低,所以有時在網上買保險,我們會發現的確能便宜不少錢。
但是“便宜”是相對的,一款保險再便宜,保險公司也不會低于正常的市場標準去定價。
比如30歲男性購買一份百萬醫療險,一般在230~400元左右;
購買一份保終身、30萬保額、20年交的重疾險,價格一般在5000~6800元/每年。
很顯然,像網上各種宣傳1元保險、0元保險的低價保險,明顯低于正常售價,不用想都知道是騙人的。
去年年底,銀保監會對市面上各種“首月0元”“首月1分”的行為進行了集中通報批評,通告指出:這些做法普遍存在欺騙投保人、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準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的情況。
如果你完全不懂保險知識,也從來都沒買過保險。
那么在網上買保險的靠前件事,就是要警惕低價保險的誘惑,規劃一下自己的投保預算。不要買的太貴,也不要太執著于省錢,遇到那些宣傳讓你“白嫖”的保險,建議你繞道走。
比如各種返還型保險,號稱“出險了賠錢,沒出險返錢”,其實處處是坑。
總之要記住,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虧本生意它們是肯定不會做的。
保險產品根據作用的不同、解決問題的不同,被分成了許多不同的種類。
而在網上買保險,由于沒人指導我們該買什么保險,不該買什么保險,所以我們不宜盲目下手。
建議大家先弄清楚每類保險的基本功能,然后從自身需求出發,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保險。
在這里,大師兄簡單將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壽險等多種類型的保險的保障內容及解決的功能都整理好了:
比如說,你特別擔心生大病的風險,那么可以考慮買一份重疾險+百萬醫療險;
如果說是有房貸、車貸的家庭,那么可以給頂梁柱配置一份定期壽險,萬一人不在了,保險可以給付一大筆錢來償還債務,留愛不留債;
如果不知道自己該買哪一類保險,那么你可以對照這張表格,判斷自己的需求,然后選擇對應的保險類型。
此外我們要注意,給付型的保險一般可以同時投保多份,在理賠時可以疊加賠付;
而報銷型的保險通常只用購買一份就夠了,因為哪怕買了好幾份,最終也只能報銷不超過實際醫療花費的錢。
很多人擔心網上保險是騙局,但其實我們只要通過銀保監會官網,就能查清楚最關鍵的三件事:
靠前,給我們賣保險的銷售是不是確有其人;
第二,推薦給我們的產品是不是真的有這一款;
第三,我們已經投保的,可以查一查保單是否已經生效;
如果你對網上買保險始終拿捏不準,那么你可以親自動手查一查,給自己吃一顆定心丸。
打開銀保監會官網,點擊在線服務-保險中介信息查詢,進入到保險中介從業人員查詢界面。
只要輸入從業人員姓名、執業編號和身份證后4位,就能查詢到給你賣保險的人的所屬公司,業務范圍,還能查詢到關聯的表彰記錄及違法違規記錄。
登錄銀保監會的官網,就能查到我們打算投保產品的備案信息。
操作步驟:銀保監會官網 → 在線服務 → 人身/財產備案產品查詢
但這里要注意,很多產品的 銷售名稱 和 條款名稱 不一致,查詢時就得按 條款名稱 來。
比如支付寶上的 好醫保長期醫療,條款上名稱是【個人住院醫療】,那你就得搜這個:
不過,并不是所有產品都會及時更新到官網上,大家可以在產品頁面點擊保險條款進行查詢。
投保互聯網保險成功后,一般會受到一份電子保單。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數據電文是合同合法的表現形式之一。
所以電子保單和紙質保單,是有同樣的法律效力。
實在不放心,你也可以客服申請郵寄紙質保單。
對于電子保單的驗真,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官方途徑:
當然,最簡單直接的方法,還是撥打保險公司客服熱線,把身份證號和保單號報給客服,由人工客服來幫我們驗真。
在網上買保險確實很便捷,但由于很難找到客服人員實時溝通,所以很容易稀里糊涂的買了一份保險,卻不知道它保什么,不保什么,怎么賠。
所以在網上買保險時,我們盡量要多花點時間,除了弄明白產品的保障內容,還要注意健康告知和產品的投保須知、免責條款等方面的內容。
健康告知決定了我們能否被保險公司承保。
如果明明不符合健康告知,但卻隱瞞自身情況購買,那么很可能以后出險,保險也是不能賠的;
免責條款決定了我們購買的保險產品,保險公司不能賠付的一些情況。
比如定期壽險不保障2年內自***;重疾險不保障吸毒、戰爭、故意***害導致的出險;醫療險一般不報銷既往癥、美容整形、遺傳性疾病的治療,等等。
投保須知決定了保障責任和免責條款之外的其他約定事項。
一般包括職業限制、投保區域、等待期、猶豫期、投保年齡、產品條款名稱等。有的醫療險還特別約定了針對某些疾病的醫療費報銷比例,例如
總而言之,一款保險產品涉及到的東西可能是方方面面的,不管是線上買、線下買其實都要注意到。
只是在網上買保險可能稍微麻煩一點,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能靠我們自己。
所以在買保險時,最好掌握一定的保險知識,能看懂產品,看懂條款,才能在買保險時事半功倍,避免被坑。
說了這么多支付寶的“壞話”,很多人可能都以為大師兄跟支付寶保險“杠上了”,其實非也。
對于支付寶層出不窮的銷售套路,大師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對于支付寶上的優質保險產品,大師兄也從來不吝贊美之詞。
批判和認同有時候并不矛盾,只是視角不同而已。
而真正客觀的來說,支付寶上的確有些保險還是值得我們考慮的。
大師兄曾經花了1個月的時間,全面測評了支付寶80款產品,最終幫大家篩選出了支付寶最值得買的12款產品:
如果說你對支付寶上的保險感興趣,也可以在搞清楚自己的保障需求的基礎上予以考慮。
多的就不說了,具體的產品測評鏈接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