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不是買手機,一份保險可能要保障我們幾十年,有的人會擔心:保險公司破產了,我買的保險怎么辦?因此有人寧愿多花錢,也要買大公司的產品,覺得大公司比較靠譜,不那么容易倒閉……那么,保險公司會倒閉嗎?倒閉后保單怎么辦?
很多業務員會跟我們說,國家是不允許保險公司破產的,其實這是對《保險法》的曲解。
根據《保險法》第 90 條規定:經銀保監會同意,保險公司或債權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銀保監會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對保險公司重整或者破產清算。
由此可見,保險公司是可以破產的。
根據《保險法》第 92 條規定:經營人壽保險的保險公司被依法撤銷或破產的,其人壽保險合同和責任準備金必須轉讓給其他保險公司;不能達成轉讓協議的,由銀保監會指定保險公司接受轉讓;被保人、受益人的合法權益應當得到維護。
直接說結論:
即使保險公司真的破產了,人壽保險合同也會由其他保險公司接手,消費者的利益是不會受到損害的。
除了《保險法》的明文規定,保險保障基金也會提供救助。
雖然保險公司在理論上是可以破產的,但真的走到那一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是因為保險業有完善的監管機制。
保監會會從償付能力、再保險機制、資金運用?等方面對保險公司進行監管。
總的來說,保險行業關系到國計民生,是國家重點監管的行業。我們作為普通老百姓,相信國家就好。
很多人買保險都會先看公司品,覺得大公司不會差到哪里去。
也有人覺得小公司的產品性價比更高,但是對于沒聽說過的公司,心里多少都會覺得不踏實。
其實,買保險就是為了預防日后理賠,只要理賠沒問題,保險公司的大小,跟我們并沒有多大關系。
賠不賠以條款為準:條款規定可以賠的才能賠,否則公司再大也不會賠。
因此,各家保險公司的理賠差異,并沒有普通人想象中那么大。
當然,深藍君也不是說公司品牌不重要,而是說買保險需要考慮的事情有很多,公司品牌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考慮的方向也就不一樣。無論如何,大家要想清楚買保險的最終目的,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許多人買保險會關注保險公司,更偏愛大公司的保險產品。
一方面是因為名氣大,說明經過時間和人民的考驗,比較值得信賴;另一方面,也會擔心到理賠問題,畢竟很多情況下,出險理賠還要過個好幾年,萬一到時候,保險公司倒閉了,這個怎么辦?
保險公司和銀行一樣,會破產倒閉。
但是不用擔心,保險是涉及國計民生的行業,受到極其嚴格的監管,能走到破產的保險公司還沒有出現。
在 2018 年,安邦保險出現經營危機,銀保監會馬上就宣布接管,并且通過 “保險保障基金” 注入 608 億救助資金(詳細了解)。
如今,安邦保險已經恢復正常經營,銀保監會也宣布結束監管。對消費者最大的影響,只是安邦改名叫做 “大家保險” 了。
退一萬步來說,即便保險公司真的破產了,《保險法》第 92 條?也有安排:
壽險公司的人壽保險合同和責任準備金,必須轉讓給其他保險公司;不能達成轉讓協議的,由銀保監會指定保險公司接受轉讓。
翻譯過來就是,我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1、資金運用監管:
《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保監會令2014年第3號的規定,保險公司的資金:
不能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
不能從事創業風險***
不能購買st股票
整個規定對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有嚴格的規定,僅從安全性這個角度來看,保險公司***的安全性,比其他各類***機構要安全很多,可能是僅次于國家社保基金的了。
2、償付能力監管:
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于2016年1月正式實施,這套標準不僅與國際接軌,而且關鍵指標更是超越了歐洲和美國現行的標準。
按照規定保險公司需要每季度公布《償付能力充足率》,償付能力大于100%屬于最低要求。
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償付能力并不是越高越好,很多新開業的保險公司可以達到1000%以上,而且償付能力是一個動態的值,所以只看一個季度的可能參考意義不大。
3、再保險機制:
通俗來講,為了應對天津港爆炸、911事件對一家保險公司的影響,保險法規定在一定條件下,保險公司需要向再保險公司購買保險,用來分擔風險。
退一萬步來說,要是保險公司真的破產了,也不用擔心。
① 非人壽保險公司破產
根據《保險保障基金管理辦法》,非人壽保險公司破產,會由保險保障基金兜底,具體規則如下:
如果你持有財產險的保單,財險公司破產后,保險保障基金會按以上規則進行補償。
② 人壽保險公司破產
人壽保險公司破產后,人壽保險合同會由其他保險公司接手,保單仍然有效。
口說無憑,我們來看看《保險法》到底是怎么規定的?
可以看到,如果沒有保險公司愿意接手,國家會指定某家保險公司,來接手相關的保險業務,消費者的保單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保險公司是銷售保險合約、提供風險保障的公司。是采用公司組織形式的保險人,經營保險業務。保險公司是依照我國保險法和公司法設立的經營商業保險業務的金融機構,你可以查看國內知名保險公司排名。
保險公司會倒閉?很多人在買保險的時候都會問到這個問題,因為消費者擔心保險公司倒閉而給自己的利益和保障造成損失。因為保險本來就是一個無形商品,當我們消費者花上幾千甚至幾萬塊去買一份保險的時候,其實我們得到的僅僅是一紙“憑證”。所以很多人擔心到時候保險公司倒閉了,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嚴格意義上說保險公司是會由于經營不善允許倒閉的,就同現在的銀行一樣。但是中國現在還沒有過倒閉的例子。但你不必擔心,按保險法第84、85條規定,到時保監委會把倒閉的公司的債權和債務轉移到別的公司,其中包括他的客戶。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保險公司A由于經營不善導致公司財務無法支持其繼續經營下去的話,法院會允許A保險公司倒閉,但是保監會會把A公司的債權、債務和業務轉移到B公司,也就是說,到時候你拿著合同可以去B公司要求索賠或執行合同上的約定。
這些都在保險法上明確規定的,受法律保護的,所以當我們購買保險產品的時候,大可放心保險公司會不會倒閉的問題。退一步講,即使一個保險公司真的出現經營不善的話,國家也不會讓保險公司倒閉的,因為現在保險市場本來就不是很景氣,國家更不會讓一個保險公司倒閉,那樣的話,保險市場會更加混亂,人們對保險的認可也會大打折扣。那樣的話,很可能保險在中國會很難存活下去。所以國家是不會允許保險公司倒閉的。
1、中國人壽
2、平安人壽
3、新華人壽
4、太平洋人壽
5、泰康人壽
6、人保壽險
7、太平人壽
8、生命人壽
9、陽光保險
10、人保健康
人壽保險公司,包括人壽保險、健康險、意外傷害保險及年金保險,年金保險又可以分為終身年金保險、定期年金保險以及聯合年金保險等。
財產保險公司,包括火災保險、海上保險、陸空保險、責任保險、保證保險及經主管機關核準之其他保險。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之規定,兩者必須分開經營。所以有的保險公司成立了集團公司,下設獨立核算的人壽保險公司和財產保險公司。
再保險公司是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對保險公司承擔的風險進行分散和轉嫁。
(一)財產保險業務,包括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等保險業務;
(二)人身保險業務,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業務。
同一保險人不得同時兼營財產保險業務和人身保險業務;但是,經營財產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核定,可以經營短期健康保險業務和意外傷害保險業務。
保險公司的業務范圍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依法核定。保險公司只能在被核定的業務范圍內從事保險經營活動。
保險公司不得兼營保險法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以外的業務。
保險展業是保險公司引導具有同類風險的人購買保險的行為。保險公司通過其專業人員直接招攬業務稱作“直接展業”,保險公司通過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展業稱為“間接展業”。
保險人通過對風險進行分析,確定是否承保,確定保險費率和承保條件,最終簽發保險合同的決策過程。
保險公司在承保的保險事故發生,保險單受益人提出索賠申請后,根據保險合同的規定,對事故的原因和損失情況進行調查,并且予以賠償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