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在外地是可以報銷的,而且報銷比例挺高的,但前提是先進行醫保異地就醫備案。
異地醫保可以報銷,但前提是一定要**醫保的異地就醫備案。
?
異地備案,主要適合四類人群:
靠前、隨子女在到外地生活的老人;
第二、單位常駐外地的職工;
第三、在外地定居的退休人員;
第四、當地無法治療、需轉診到外省的病人;?
只要備案成功,就可以直接在異地刷醫保卡結算,非常方便。
對于大部分地區,異地就醫只能報銷 住院 和 急診 費用,普通門診一般都要自己掏錢。也有少部分地區已經實現了異地門診報銷,例如江蘇、安徽等。
?
另外,異地就醫涉及兩地醫保政策,報銷規則與平時有點不一樣:
?
?報銷范圍:以就醫地的 醫保目錄 為準,發生目錄內的藥品、診療項目、服務設施費用,才能納入報銷。
?能報多少:以參保地的政策為準,包括報銷的起付線、報銷比例、最高限額等。
?
也就是說,費用能不能報,看就醫地;具體能報多少,看參保地。
?
當然,各地醫保政策都不一樣。想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報銷規則,可以撥打社保全國統一熱線:12333 進行咨詢。
我們的社保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是相對于其他保險來說比較重要的,一個是保障我們的晚年生活保障,一個是解決我們的看病問題。而我們的醫保在近年來已經可以享受異地聯網就醫。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外地看病就醫了,那么哪些人可以享受異地聯網就醫?異地急診住院醫保如何報銷?異地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呢?下面我們來看下詳細介紹。
異地就醫可以簡單定義為參保人在其參保統籌地區以外發生的就醫行為。目前可以享受異地就醫福利的有四類人群:
一是,退休后在異地定居并且戶籍遷入定居地的人員。比如回原籍居住的退休知青,退休前在工作地參保,現在退休回原籍居住了。
二是,在異地居住生活的人員。比如到深圳這樣的大城市,隨子女居住,幫助帶孩子的老年人。
三是,用人單位派駐異地工作的人員。比如有一些駐外的辦事處,這些員工長期在外面工作。
四是,異地轉診人員。當地醫療機構診斷不了,或者可以診斷但治療水平有限,需要到外省就醫的患者。
五是,異地突發疾病臨時就醫人員。
不管你是參加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還是參加了城鄉居民醫保、新農合,凡是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的住院費用,都可通過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直接結算,不必先自己墊資再回參保地報銷。
1、帶患者身份證、兩張一寸彩色照片、新農合醫療證到縣合管辦**轉診備案手續;
2、攜帶患者身份證、新農合醫療證和轉診備案手續到轉診醫院就醫,**新農合住院手續;
3、出院后,憑患者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新農合醫療證、病歷復印件、住院結算單(有的是**形式的)、住院費用清單、轉診備案手續到合管辦報銷。
門診報銷的比例普通門診不設起付線全體參保居民均享受普通門診待遇。一個醫療保險年度內,普通門診不設起付線,進入門診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內的醫療費用按60%的比例報銷,統籌基金年度個人最高支付限額為400元。2、住院報銷比例 。連續參保時間越長報銷比例越大參保居民連續繳費每滿5年,醫保基金住院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累計不超過10個百分點。如果從2007年連續10年參保,那么在三級、二級、一級醫院的住院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0%、80%、90%。
1、領取或在社保網站上下載《市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工作、居住人員情況申報表》(以下簡稱《申報表》);
2、按規定填寫,并經外地社會保險(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蓋章認定的《申報表》;
3、將填好后《申報表》拿回分工負責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并進行確認。須**省內異地就醫卡的,經審核確認后憑《申報表》到市社保中心稽核科進行登記,然后到社保卡管理科**全省異地聯網卡的制卡手續;
4、**報備后參保人員的個人社會保障卡不能在使用;參保人員回到須在就醫的,應到市社保機構取消醫療報備,從次日起其個人社會保障卡方可在定點醫療機構使用;
5、醫療報備實行有變動就報,未變動就不報的原則。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有關異地醫保的有關問題,更多內容可在本網站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