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住房公積金制度創建于1995年,前身是大同市住房資金管理中心,2004年因機構撤并調整為大同公積金管理中心。下面為您簡單介紹其發展歷史。
在建制初期,當時只有四五人,沒有辦公設施,***沒有給撥一分錢,且這項工作在全國也是剛剛起步,沒有先進經驗可借鑒,但這又是一項關系國計民生,尤其是企業、事業單位在職職工生活的大事,因此是必須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面對沒有資金,市場新、人員新、業務新等客觀因素,中心同志租用簡陋屋子辦公,靠騎自行車辦事,每月薪水只有200多元。沒有可操作和現成的方案可搬,一切從零開始的情況下,分組行動,深入企事業單位,一戶一戶的宣傳,一個一個的動員,講政策,講好處,講法規。白天跑單位,晚上搞整理,盡管條件艱苦,但實踐中得來的寶貴經驗,為日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由原來的手算三級過渡到電算四級,直到2002年實現計算機電算化聯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由于長時間的手算培養了員工們認真細致,增長才智,善打硬仗,勇于創新的精神,實踐中得來的經驗與現代化設備完美結合,又創造出工作的高效率。為此外地中心的代表來大同中心參觀取經,一致認可大同中心的實踐操作方法和經驗做出的電算更精確,更富有操作性。大同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如今已基本形成了制度化、規范化、電算化、法制化的住房公積金管理體系,管理水平全省前矛,并步入了全國先進管理城市行列;根據國務院《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要求,率先在全省**了執法資格手續,成為執法主體,全面把我市住房公積金管理推向法制化管理軌道。住房公積金管理,既是一項浩繁細致的工作,同時更是一項社會工程,要搞好這項工程,單靠中心幾十個人顯然是不夠的,尤其面對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新形勢,中心領導班子更是立足于全國推進城市建設步伐這一長遠戰略思想出發,高屋建瓴,以全新的理念,大膽實施市場運營新舉措,不失時機,乘式利導,建立健全了六個**銀行網點,初步形成了以繳交住房公積金單位為基礎,**銀行網點為中間環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為龍頭的三位一體的管理與核算體制,建立起了以中心為樞鈕的全市各管理環節聯網的計算機管理系統,達到中心、單位與銀行的同步核算要求,帳務核算到職工個人,做到中心、銀行、單位三家帳帳相平,不差一厘一毫,從而有力地保障了住房資金的安全、高效運營。在機構調整大趨勢下,于2008年順利完成了七縣四區機構調整任務,達到了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統一制度、統一決策的四統一體系,為今后的公積金規模調度創造了先決條件。
由于大同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有效的工作,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城鎮住房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上級部門的高度認可。2014年在市委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中被評為良好單位;中心黨支部被評為市級“先進黨支部”和“市直機關與社區結對共建先進基層黨組織”,1人被評為“出色的/卓越的/優異的/杰出的***員”。
目前 “中心”全體干部、職工為加快全面建立和完善我市住房資金管理體系,人心更加凝聚,精神更加振奮,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正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奮力拼搏的干勁、聰明創新的智慧努力工作,在省建設廳、市委、市***及管委會的大力支持和正確決策下,依據《條例》精神,不斷擴大住房公積金普及率,強化完善公積金管理體系,嚴把歸集、核算及使用等各個環節,為我市住宅業的發展再鑄輝煌的明天。
大同公積金管理中心,在建制初期,當時只有四五人,辦公設施較差,一切需從零開始。在該中心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終于有了今天的輝煌成績,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