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元就可以撬動上百萬保額的醫療險產品,一看就覺得很亮眼。是不是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感覺百萬醫療真是太好了,實際上它真的有那么好嗎?熱度不減的百萬醫療險的缺點具體有哪些呢?
最近5年,各家大大小小的保險公司開始陸陸續續推出自家品牌的百萬醫療險產品,因為價格低炙手可熱。但始終一分價錢對應一分服務,保費低的極大優勢下,一定對應著相對的保障內容部分的缺失。具體有哪些呢?我們一一揭開答案:
一、實報實銷
我們都知道這是報銷型險種中,醫療保險是最典型的產品,百萬醫療也有這個弊端。這部分費用僅僅用于補償患者的醫療開支,但是不同類型的醫療險,是可以起到互補作用的。二、保障二、范圍有限
百萬醫療險保障的內容主體是住院開支,我們平常的感冒發燒這類的小打小鬧的病癥,是沒有保障責任的。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想讓家里小孩同時擁有門急診等這一類的保障的話,除了百萬醫療消費者就還需要另行添置別的醫療險保單。
同時,針對救治病癥是癌癥的,診療出院后的長期服藥開支這部分的費用保險公司也不予承擔,我們都知道進口藥費(針對于癌癥的)費用支出可遠遠不止醫療險這幾百塊錢,這部分的保障,百萬醫療不能涵蓋。
還有一項內容:對于工傷以及因第三方責任造成的事故送至醫院住院救治的,醫保不承擔這個類型的住院開支,百萬醫療險也不承擔。
綜上,我們發現,百萬醫療險的可報銷部分(保障內容)實際上還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三、醫院資質限制
限制了保障的內容之后,百萬醫療險限制了就診場所,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定點醫院診治的菜可以報銷。一般都是公立醫院,這樣我們可以發現,對于一些想去醫療環境更好的、或者私人醫院這類的進行診治的。那么很抱歉,百萬醫療險同樣不予報銷,這類消費者,這時就需要另行購置高端醫療險產品了。
四、免責條款較多
百萬醫療合同條款還包含了很多的免責申明:生孩子、牙科、視力聽力矯正、移植器官、整形美容、高危活動等等統統都是拒賠的。
五、免賠額
醫療險的通病,都有免賠額的設置,從1-2萬不等,還有可累計和不可累計之分的,看具體產品而定。所有的實際報銷下來的費用都是減去了免賠額部分之后的費用。
六、核保嚴格
百萬醫療險的核保相對于市場上的其他產品來說,跟重疾險一樣都是比較嚴格的。這也就以為著如果身體狀況亮黃燈的話,有很大的可能是過不了核保這關的。
而且,市面上的百萬醫療險,絕大多數的僅限60歲以下的人,歲數偏大的只能嘗試老年防癌險了總結來看,百萬醫療險保費便宜,能起到最基礎的醫藥費救助補償的作用,但是這類最基本的保險,還是起不到更高級的保障。
綜上,小編的建議是,對于經濟實力尚可的家庭群體來說,最好還是在此基礎之上再配備一些重疾險和中高端醫療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