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納居民養老保險的時候,為什么很多人只選擇較低檔次來進行交費。其實不要以為選擇較低的檔次對自己是一個好事情,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根據自己所交納的基本養老保險來決定的,當然這個養老保險它分為不同的繳費檔次,尤其是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為不同的繳費檔次所對應的繳費金額也就不同。所以繳納居民養老保險選最高繳費檔次劃算的優勢有哪些呢?
1、拿到更多的***補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按年繳費的,劃分為不同的繳費檔次,個人可以根據經濟能力做選擇,不過個人繳費檔次越高,***補貼金額越多,為了更直觀的感知,這里列舉一下四川省的繳費情況,個人繳費分每人每年200元、3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13個檔次,對應的***補貼為40元、45元......100元、120元、160元、200元。***補貼和個人繳費金額最后都進入了百姓個人賬戶。
2、提升養老金待遇水平。居民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是由***全額發放的,跟個人繳費檔次無關,另一部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利用居民個人賬戶的本息余額除以計發月數,就目前來說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是60歲退休,計發月數統一為139個月,如果居民按照200元的標準繳費,***補貼40元,15年個人賬戶累計余額240×15=36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是3600÷139≈26元,如果按照4000元的標準繳費,***補貼200元,如果繳費15年,計算下來個人賬戶養老金是453元。二者相差了427元,因此,我建議大家在年輕力壯的時候盡量提高繳費檔次。
3、繳費檔次可以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是隨時可以調整的,不是說你剛開始按照最高檔次繳費,以后的每年都要按照這個標準繳費,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標準,建議最好是在自己工作能力強的時候多繳費,等自己接近退休年齡,或者逐漸喪失勞動能力之后,就可以適當降低繳費檔次。
4、養老金賬戶利息更高。百姓手里有閑錢,一般也是存在銀行,雖然流動性更高,但是收益率低,甚至跑不贏通脹,這樣存錢就是在虧本。而存在養老保險賬戶的錢,雖然不能在退休前提前支取,但是社會保險法第14條規定,養老保險基金記賬利率不得低于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而且免征利息稅。所以如果手里有閑錢,存在養老保險賬戶也是更劃算的選擇。
5、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按照最高檔次繳費,大家都有這樣一個顧慮,萬一還沒領養老金或者還沒領回本錢就離世,這樣自己的錢就打了水漂,所以繳費高了不劃算。其實這是錯誤解讀,《社會保險法》第十四條最后還有一句話: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也就是個人繳費和***補貼以及這部分錢產生的利息都可以留給自己兒孫。
6、養老保險是終身制的。我國養老保險是終身制,離世之前一直能夠領取。即使在自己的個人余額領完之后,國家還會按照之前的發放標準,每月按時給自己劃撥養老金,而把錢存在銀行,錢花完就沒有了,到時候自己的生活將會難以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