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斯基時刻描述的是資產價值崩潰的時刻,主要觀點是經濟長時期穩定可能導致債務增加、杠桿比率上升,進而從內部滋生爆發金融危機和陷入漫長去杠桿化周期的風險。
有趣的是明斯基時刻并不是明斯基命名的,而是在美國次貸危機導致大衰退后,經濟學界在對經濟理論進行深刻反思和廣泛探索過程中,竟發現至少在20多年前,一位并不太知名的經濟學家明斯基,已經發現了金融不穩定會引發經濟衰退。于是使用明斯基時刻用于指定經濟運行過程中“撞及”的一種十分特殊時刻,即總體資產價值崩潰的時刻。
明斯基教授的主要觀點是,經濟在長時期穩定運行過程中,會導致債務增加(從數量上衡量)、杠桿比率上升(從質量上衡量),最終再也無法繼續下去,經由內部滋生的支付困難導致在“明斯基時刻”爆發金融危機,整體經濟進而陷入漫長去杠桿化的衰退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