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價格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生產者物價指數與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業購買的一籃子物品和勞務的總費用。由于企業最終要把它們的費用以更高的消費價格的形式轉移給消費者,所以,通常認為生產物價指數的變動對預測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是有用的。
PPI的用途
生產者物價指數是用來衡量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所需采購品的物價狀況;因而這項指數包括了原料,半成品和最終產品等(美國約采用3000種東西)三個生產階段的物價資訊,它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消費者的立場衡量財貨及勞務的價格)之先聲。
將食物及能源去除后的,稱為“核心PPI”(Core PPI)指數,以正確判斷物價的真正走勢——這是由于食物及能源價格一向受到季節及供需的影響,波動劇烈。
理論上來說,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物價波動將反映至最終產品的價格上,因此觀察PPI的變動情形將有助于預測未來物價的變化狀況,因此這項指標受到市場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