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宅基地五保戶規定是什么?
1、農村宅基地五保戶規定是,沒有住宅的五保戶是可以申請宅基地的使用權的。五保戶農村宅基地不存在繼承問題,去世后宅基地由集體收回。國家非常明確的規定了五保老人以后的生活所需完全由國家提供,老人的一切東西收歸集體,當然包括承包地和宅基地。如果有巨額存款,國家也不讓其成為五保戶,錢款不多就還歸老人支配,百年之后就收歸集體了。
2、農村五保戶具備申請的條件,在《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第六條規定:“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
二、宅基地規定是怎么樣的?
宅基地概念,是指農村居民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對宅基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權利。雖然農村居民住房全歸私人所有,但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宅基地屬于農村集體所有農民個人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因此,農村居民新建住宅應當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農村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經過鄉鎮人民***審核,由縣級人民***批準,并且不得轉讓、出租或抵押。
但如果國家建設需要征用土地,或者鄉村的土地利用規劃、村鎮規劃需要改變土地用途,或村民宅基地的實際使用面積過大,遠遠超過當地規定的標準,經過村民代表大會或村民大會討論通過,報請鄉(鎮)人民***審查、同意,基本核算單位有權調劑或重新安排使用。但應對原有宅基地的建筑物和樹木等給予合理賠償,不得平調。
宅基地使用權的范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占有權。
2、使用權。
3、在宅基地空閑處修建其他建筑物、設施的權利。宅基地使用權人在主要住宅建筑外,可自行在宅基地范圍內建筑其他生產或生活需要的建筑和設施。
4、宅基地使用權人有在宅基地內種植林木、花草、蔬菜的權利。該種植的林木、花草、蔬菜歸使用權人所有。
5、依法附隨房屋出讓宅基地使用權的權利。國家保護私有房屋合法買賣,繼承、贈與等權利。因房屋和宅基地連同一體,不可分離,所以,宅基地使用權必須連同房屋一并轉移。房屋所有權的變動,必須報請縣級人民***房屋管理部門進行變更登記。
當代的社會,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必須要符合法律當中所規定的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夠由農村的村民提出申請,經過審核之后才頒布宅基地的證書,比如說農村地區的五保戶,經濟比較困難的,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宅基地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