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我國刑法規定的量刑較輕的一種犯罪,但是,一旦行為人犯該罪的,通用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我國刑法上規定的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具體概念是什么呢?小編為您解答。
一、概念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過失致人死亡罪必須是過失,即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客觀上必須實施了致人死亡的行為,并且已經造成死亡結果,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
二、過失致人死亡罪特征
(一)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
(二)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的表現是:
1、行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為;
2、客觀上必須發生了致人死亡的結果;
3、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三)本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十六周歲以上、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主體;
(四)本罪在犯罪主觀上的表現為過失,包括過于自信的過失和疏忽大意的過失兩種,該過失是針對死亡結果而言。
三、過失致人死亡罪量刑標準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刑法另有規定是指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規定處罰。)
四、過失致人死亡罪立案標準
1、是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
2、要有死亡的事實。
要注意的是:行為人的行為一定要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上述規定可以看出,要把握好過失致人死亡罪,關鍵是要把握行為人的主觀形態是故意還是過失。另外,由于過失死亡罪系刑事犯罪,如行為人因該罪被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建議行為人委托專業的律師為其辯護,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