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勞動者來說,要明確了解,用人單位需要為您繳納五險一金。但是五險一金并不是每年都是恒定的標準,會隨著時間和經濟水平的提高而相應增加。雖然各省市的繳納比例不盡相同,但絕大部分的繳納比例都在工資的四成以上。那么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如何計算?這個問題,小編和你說一說。
一、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如何計算?
“五險”講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里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目前北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其中17%劃入統籌基金,3%劃入個人帳戶),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
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5%,個人0.5%;
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
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非工作所在地戶口的沒有這個,所以非工作所在地戶口的最多只有“四險一金”;
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300%的10%。
二、統籌基金是什么意思?
統籌基金即:在養老保險制度從國家—單位制逐漸向國家—社會制轉變的過程中需要國家統籌,以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1)以企業繳費為主建立社會統籌基金;
(2)由職工和企業繳費為主建立個人帳戶;
(3)***負擔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費用。
這種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半基金制有利于應付中國人口老齡化危機,逐漸分散舊制度到新制度的轉軌成本,逐步實現由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到個人養老保險制度的轉變。
四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咨詢。
三、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的支取問題
如果失業之后不想工作,那么就不能給發保險金。另外,養老金和失業金是不能同時享受的。
綜上所述,生育和工傷險無需個人繳納,養老、醫療和失業險需要個人和單位一起繳納。公積金不是必要繳費項目。繳納額度和比例,每個省市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不同的最低最高標準。以上就是小編對“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如何計算?”問題的解答,如有更多法律問題,您可以咨詢吉林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