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計時工資怎么算?
計時工資的計算方法有月薪制和日薪制兩種。我國一般采用月薪制。月薪制指職工只要在月份內出全勤,則不論大小月,都應得到固定的月標準工資。
應付計時工資=月標準工資-缺勤天數×日工資
日工資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A、 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數21.75天計算。
日工資=月標準工資÷21.75
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減去104個公休假日,再除以12個月計算求得。
在這種計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節假日缺勤不計算為缺勤天數。
B、每月按平均日歷天數30天計算。
日工資=月標準工資÷30
在這種計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節假日缺勤計算為缺勤天數。
勞社部發[200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的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據此,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調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因此,勞動合同計時工資怎么算,答案并不是只有一個,計算方法有三種,方法不同可能最后得到的工資也會有差異。一個月正常上班不缺勤,那么就可以按月工資支付,但如果是按日工資來計算,就涉及到周末休息和國家法定假的工資問題,計算方式會因此有差異。另外,對于計時工加班的問題,加班是需要計算費用的,加班時間也有規定,逼迫員工長時間透支身體是違反勞動法的行為,遇此情況可依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