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以前,在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發行了解放區郵票,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初期,部分邊區建立了“赤色郵政”,并于1929年:發行了靠前套湘贛邊省赤色郵票,全套共三枚,以五角星、鐮刀、鐵錘為中心,四周環繞文字圖像,這是我國人民郵政發行郵票的開始。此后又有62個地區相繼發行。
1931年,在中央革命根據地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并于1932年5月在瑞金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郵政總局,是全國各根據地(蘇維埃區)人民郵政的最高領導機構。長征以后,1935年在瓦窯堡成立郵政急局西北辦事處和西北郵政管理(總)局,1936年遷人保安。“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蘇維埃***改為陜甘寧邊區***,蘇維埃郵政名稱隨之取消。在中華蘇維埃郵票發行前后,贛西南、閩西、贛東北、湘鄂西等根據地亦發行有本地區使用的赤色郵票。此后的抗日戰爭時期和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人民郵政大發展時期。許多解放區建立的人民郵政都發行了郵票。在漫長的革命戰爭年代,人民郵政發忙如此大量的郵票,這在世界郵政史上是罕見的。解放區郵票是在中國人民革命里戰爭的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從一側面忠實地記載了中國革命發展的歷程。它不但是中國郵票中的瑰寶,也是我國珍貴的革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