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系列金銀幣屬于人物敘事性的紀念幣,開創以來發行了一系列經典的幣種很受廣大藏家青睞,尤其是水滸傳系列。
水滸傳系列金銀紀念幣于2009年開始發行靠前組,不管從人物雕琢還是對原著故事的生動還原上都真實再現了原著風采讓人物以列加飽滿的形象躍然幣上,表現手法多樣化,將金銀幣設計藝術推向另一個高峰,在對原著進行還原再現的過程中,設計者通過多種手法,或從表情、或從動作、或從色彩等多方面、多角度對人物進行塑造,一幣一故事、一幣一人物,一枚枚小小的幣把《水滸傳》各路英豪的風采更為立體生動地呈現了出來。
表情“達意”
1盎司彩色圓形銀質紀念幣——李逵探母
黑旋風李逵背母是《水滸傳》中頗為精彩的一段描寫。李逵因掛念貧病的老母,欲接其上梁山“享福”。瞎眼的老母不能走路,李逵便一路背著老母,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銀幣上,背著母親的李逵雖然腳下如風,但仍不忘面帶笑容,回頭寬慰母親。他或者在跟老母講述梁山趣事,以博母一笑;或者跟母親訴說美好未來,讓其忘記旅途勞頓;或者與母講述一路見聞,使瞎眼老母也同樣能感受到良辰美景。但看母親唇邊露出的那一抹笑容,便知李逵良苦用心沒有白費。而黑熊般一身粗肉、***人如麻的李逵,老母在背,難得露出那么憨厚乖覺的笑容。也只有這樣近鏡頭的表情刻畫,才能完美表達出設計者對李逵內心的細致解讀。
以靜為動
5盎司彩色長方形銀質紀念幣——燕青智撲擎天柱
用靜態的畫面來表現動態的動作,是藝術創作里較有難度的一種表達手法。“燕青智撲擎天柱”銀幣則很好地把這一點發揮到了精致。機勇燕青膽智過人,在徒手撲倒力大無窮的任原時,瞬間爆發出來的力氣于銀幣上盡展。銀幣上的他,兩腿呈弓步,腰挺直,雙手托起,一個彪形大漢即被他攛下獻臺。凝固的幣面上,燕青肢體動作表現出的張力,身懸半空之中驚恐的任原,即讓整個靜止的畫面“動”了起來。
且看原著如何描述:燕青卻搶將入去,用右手扭住任原,探左手插入任原交襠,用肩脾頂住他胸脯,把任原直托將起來,頭重腳輕,借力便旋五旋。旋到獻臺邊,叫一聲:“下去!”把任原頭在下,腳在上,直攛下獻臺來。
再觀幣,畫面正好凝結燕青旋起任原、任原身在半空的一瞬間。那一聲“下去”似在燕青之喉,觀幣者眼前呈現的,不再是一幅靜止的畫面,而是整個熱火沸騰的武斗過程。
百色爭艷
1公斤彩色圓形金質紀念幣——齊聚忠義堂
在歷年發行的中國古典名著系列紀念幣中,每一個主題都會有一枚主打。它是群幣之首,也集中展現每組幣的繁盛富麗。此次發行的《水滸傳》第3組的主打幣——齊聚忠義堂,更是將《水滸傳》里各路英豪的風采完美地展現了出來。
英雄把盞,風采各異。而方寸之中,但見或豪邁、或斯文、或瀟灑、或粗直的各位豪杰。黃金襯映之下,紅綠黃白點綴其中,百色爭艷,相映成趣,更襯得整個幣面富麗堂皇、華貴繁盛。
《水滸傳》中對于英豪們服飾的描述著墨甚多,集中展現了我國古代服飾的千姿百態。而通過此一枚金幣,我們不僅能縱覽華夏傳統服飾的藝術美,感受《水滸傳》中各路英雄的性格魅力,更能于萬紫千紅中領略彩色金銀紀念幣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