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人類就已經發明了貨幣,在人類漫長的交易歷史中,貨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國的貨幣也經歷了很多代的變換。在民國時期,銀元成了當時最流行的貨幣,雖然現在銀元已經被淘汰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家里收藏著銀元。那么民國時期的銀元,現在一枚能值多少錢呢?今天就跟著
愛藏網的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民國銀元的歷史以及如今的收藏價值和價格。
民國銀元于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90)開始正式由官方鑄造,自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后,在全國實現了銀元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在短短100多年歷史中,鑄造的民國銀元種類達600多種,在收藏領域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銀元品種有:光緒元寶、
宣統元寶、大清銀元、袁世凱頭像銀元、孫中山半身像銀元及黎元洪、徐世昌、曹錕、段祺瑞等紀念銀幣和中華蘇維埃銀幣等
不同種類的民國銀元其成色重量都是不一樣的,成色最高的為98.5%,低的只有60%左右,私人鑄造的甚至更低。重量最大的為36.5克,一般以26.5克居多(合庫平七錢二分)。另外,民國銀元中還有半元、二角、一角、五分,一錢、二錢、三錢以及一毫、二毫等小銀元,這些大都作為輔幣應用
在民國袁世凱統治時期,中國流通最廣泛的貨幣就是銀元,它也有個別稱叫袁大頭”。因為在當時戰亂四起,紙幣沒有保值空間,民國銀元成了當時的硬通貨。因為其成色好,含銀量高深受當時人們的喜愛。
雖然現在民國銀元已經不流通了,但并不意味著民國銀元不值錢。按照民國銀元的鑄造成本來看,一枚民國銀元大概是27克左右,按照現在的銀價來算也有300多塊錢,而且再加上它本身已經算是文物了,所以價值更高。
不過雖然現在民國銀元具有收藏價值,但是在價格上也分三六九等,像壹圓的袁大頭,有很多的分別,比如睜眼袁大頭,就是圓字的貝”完全閉合,這樣的銀元含銀量高,閉眼則反之。而且每個版本的銀元價格也不同,最低的才幾十元,最高的可以到達四五萬左右。
總而言之,現在民國銀元已經不再是貨幣的主流,更多的是收藏價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收藏看看。畢竟現在時代發展太快,沒準以后貨幣也將會被其他形式的東西所替代。
溫馨提示:錢幣收藏是一種文化傳承,收藏不僅是一種興趣,更是對文化的一種保護。熱愛收藏的藏友歡迎加入錢幣收藏交流,為大家提供交流、鑒定、回收、估價服務。實時行情變化一手資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