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寶背嫦娥奔月花錢圖片
2024-11-07 03:13:29
來源:互聯網轉載或整理
乾隆通寶是乾隆皇帝稱帝期間發行的古錢幣。乾隆通寶鑄造于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由于乾隆盛世的影響,不少華夏收藏愛好者紛紛收藏乾隆通寶。乾隆通寶版別繁多,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乾隆通寶背嫦娥奔月花錢。嫦娥奔月”這故事作為炎黃子孫,大家都聽過。每逢八月十五賞月的時候,除了思故鄉,大家也會仔細的看月亮,看看月上是否出現嫦娥。言歸正傳,乾隆通寶背嫦娥奔月花錢到底是怎樣的一枚古錢幣呢?背嫦娥奔月花錢中的字文圖案千姿百態,各具姿容,有銅版畫”之稱。
乾隆通寶背嫦娥奔月花錢介紹
背嫦娥奔月花錢直徑53毫米,用精黃銅所制作。背嫦娥奔月花錢正面有乾隆通寶”四字,用楷書書寫,文字優美,書法愛好者仔細一看,會發現具有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風格。背嫦娥奔月花錢背面精心雕刻了一幅嫦娥奔月”的圖畫。左側為月宮,中有玉兔,右側嫦娥飛升在天際之間,身姿綽約,翩翩起舞,身后云霞漫卷,烘托出嫦娥的飄逸美姿。背嫦娥奔月花錢規矩工整,品相精良,雕刻精美,結體端莊,透露著古樸雅致的風韻。
乾隆通寶背嫦娥奔月花錢圖案
乾隆通寶背嫦娥奔月花錢收藏分析
自古以來花錢占了一個錢”字,作為古錢幣的一個分支,反映了民俗文化的多姿多彩,近現代藝術品市場錢幣類交易火熱,人們對花錢也得到了新的認識,因其高超的藝術價值、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錢幣割不斷的關系,成為古錢幣收藏的一個獨特的版塊。花錢因為圖案的千姿百態,被稱為古代的銅版畫”濃縮了各種民俗民風,吉祥的內涵,代表了古代漢族人民對沒好的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花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早期主要是作為漢族民間自娛自樂的一種錢幣,并不流通,一般花錢的材質都非常粗糙,有很多雜質,花錢雖然也跟流通的錢幣有著差不多的形狀,但不作流通使用。因此,要想收藏一枚乾隆通寶背嫦娥奔月花錢,難度頗大。溫馨提示:錢幣收藏是一種文化傳承,收藏不僅是一種興趣,更是對文化的一種保護。熱愛收藏的藏友歡迎加入錢幣收藏交流,為大家提供交流、鑒定、回收、估價服務。實時行情變化一手資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