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人民幣上的人是誰 揭秘老版人民幣的人物原型
2024-10-29 02:09:55
來源:互聯網轉載或整理
今日,新版100元人民幣發行,不少人在看新版人民幣的同時也有人回憶起當年用的已經少見的老版人民幣。那么,老板人民幣上的人都是誰呢?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老版人民幣的人物原型。靠前套十元人民幣原型:楊琦 第三套人民幣五角紙幣人物原型:蔣定桂第四套人民幣一角紙幣人物原型:王德安第四套人民幣貳角紙幣人物原型:黃其萍第四套人民幣貳角人民幣人物原型:蘇春熙第四套人民幣一元人民幣原型:石奶引
相關鏈接:
人民幣發行了多少套?人民幣發展史一覽:靠前套人民幣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陸續發行。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券4種、50000元券2種(1949年發行的正面萬壽山圖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車圖景50元券各有兩種版別)。
#p#副標題#e#第二套人民幣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陸續發行。1955年2月21日國務院發布命令,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收回靠前套人民幣。當時已消除戰爭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影響,工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商品經濟日益活躍,市場物價穩定。國家財政在收支平衡的基礎上,連續幾年收大于支,國家商品庫存、黃金儲備也連年增加,貨幣制度相應鞏固和健全,一個獨立、統一的貨幣制度已建立起來。但是,由于解放前連續多年的通貨膨脹遺留的影響沒有完全消除,靠前套人民幣的面額較大(最大為50000元),而且單位價值較低,在流通中計算時,以萬元為單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大不方便。另外,由于受當時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的限制,靠前套人民幣的紙張質量較差,券別種類繁多(62種),文字說明單一,票面破損較嚴重。第三套人民幣1962年4月20日—1974年1月5日陸續發行。當時,中國經過了連續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在黨中央以"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難,大力發展生產,使國民經濟開始恢復和第三套人民幣發展,國家財政金融狀況逐漸好轉。為了促進工農業生產發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眾使用,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于1962年4月20日開始發行第三套人民幣。第三套人民幣和第二套人民幣比價為1:1,即第三套人民幣和第二套人民幣票面額等值,并在市場上混合流通。第四套人民幣1987年4月27日—1998年9月22日陸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是在經濟發展、商品零售額增加、貨幣需要量增加的情況下發行的。隨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中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城鄉商品經濟日益活躍,社會商品零售額大幅度增長。這樣,不僅要求貨幣發行在總量上與之相適應,而且在券別結構上也要與之相適應。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健全中國的貨幣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1987年4月25日,國務院頒布了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的命令,責成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陸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主幣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6種,輔幣有1角、2角和5角3種,主輔幣共9種。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9月28日以后發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社會對現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經濟發展的客觀形勢對人民幣的數量與質量、總量與結構都提出了新要求。第四套人民幣的設計、印制囿于當時的條件,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防偽措施簡單,不利于人民幣反假;缺少機讀性能,不利于鈔票自動化處理等等。凡此種種,都有要求適時發行新版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