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前套人民幣5000元蒙古包紙幣中有著真假辨別、主要防偽特征、收藏***價值等重要信息,但是收藏者們最為關注的信息是它的回收價格。價格才是代表著錢幣市場的重要影響因素,所謂吃飯看天就是同樣的道理。
靠前套人民幣5000元蒙古包價格:
1951年5千元蒙古包最新價格為15-30-45萬元左右,其全品價為50萬元左右。一版幣五千元蒙古包具體交易報價商品鑒定圖片案例展示如下:
(一張PMG53的蒙古包,直接以
5000元蒙古包收藏前景:
因為蒙古包紙幣的市場價格已經非常高了,導致不少藏家認為這張紙幣的潛力已經到此為止,不可能再高了。這一點其實是誤區,因為無論是蒙古包紙幣還是牧馬圖紙幣,其市場價值遠不止現在這些。尤其是數量越來越少,品相好的收藏難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蒙古包紙幣的收藏價值、紀念意義和文化價值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財富,其未來的升值潛力和收藏空間自然也不會減弱。
1951年伍仟圓蒙古包真假鑒定:
在五千元蒙古包上,其背面有面值5000的字樣,同時還有蒙文字樣,在蒙文中存在暗記,,這就是大家識別的最有效依據,如果是真幣種,那么這個暗記非常的清晰,但是**種一定是比較模糊的,同時也是缺乏立體感的。
伍仟圓蒙古包真假局部對照圖:
上:A為真票;下:B為膠印版新假票,C為網印版新假票,后者C版圖片放大以后線條明顯地是由彩色網點所構成的。
A為真票
B為膠印版新假票
C為網印版新假票
1951年5000元蒙古包收藏前景:
因為蒙古包紙幣的市場價格已經非常高了,導致不少藏家認為這張紙幣的潛力已經到此為止,不可能再高了。這一點其實是誤區,因為無論是蒙古包紙幣還是牧馬圖紙幣,其市場價值遠不止現在這些。尤其是數量越來越少,品相好的收藏難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蒙古包紙幣的收藏價值、紀念意義和文化價值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財富,其未來的升值潛力和收藏空間自然也不會減弱。
靠前版人民幣由于當時條件所限,設計思想不夠統一,從1948年12月至1955年5月,共印制發行了12種面額、62種版別的人民幣。而鑒于“***打到哪里,人民幣就跟著發行到哪里”的狀況,靠前套人民幣在面世初期就帶有“戰時貨幣”的性質。1951年3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發布統一關內外幣制命令。當4月1日起收回東北銀行和內蒙古人民銀行的流通券,5月1日發行蒙文的人民幣“伍千圓蒙古包”、“壹萬圓牧馬”兩種;為改變靠前套人民幣面額過大等不足,提高印制質量,進一步健全我國貨幣制度,靠前套人民幣于1955年5月10日完全退出了流通領域,完成了其特定的歷史使命。
1951年靠前版人民幣“伍仟圓蒙古包”發行于內蒙古地區,僅在城市使用,流用數量極少,當時人們普遍缺乏收藏意識,加之銀行回收徹底,使得此枚存世甚少,收藏難度極大,甚為珍貴。人民幣的重大意義由于當時歷史條件限制,印刷技術落后,紙張質量較差,不容易保存,由于正處于解放戰爭前后,人民生活水平極端落后,人民根本沒有收藏意識,基本上繳銀行,存世量非常稀少。在靠前套人民幣“絕品四珍”中其價值僅次于壹萬圓牧馬圖。伍仟圓蒙古包同萬元牧馬圖一樣印有蒙文的中國人民銀行字樣,從錢幣上反映民族團結,其歷史文物價值和當時的時代特征都為這張珍鈔增添了升值的砝碼。
此件靠前套人民幣五千元(蒙古包)面額:5000元,票面尺寸:140x74mm,字冠、號碼:三字冠、七號碼,印刷工藝:膠印四色、凹印一色,正面圖案:蒙古包和駱駝,背面圖案:花符、蒙古行文,正面主色:綠色,背面主色:藍色,印刷單位:北京印鈔廠,發行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正面的主背景色是綠色,正面的圖案是左側為面值字符,右側是蒙古包和駱駝圖案,四角是面值的圖案;背面的主背景色是藍色的花符,背面并排有兩個五千元的數字面值,中間有是蒙古行名,上面有中國人民銀行字樣。無水印;底紋由曲紋組成;暗記:正面蒙古包上有“蒙古”;正面右下角花符上方有“0”;背面中心蒙文中有“人”和“5000";背面印有蒙文行名和面值,在內蒙古地區發行,收藏界公認為第二大珍品;冠字只見“ⅠⅡⅢ'’一種。
因為高價,所以蒙古包五千元也受到了許多優質收藏愛好者的追捧,許多財力雄厚的收藏愛好者都在追逐它,難度越高越是能夠激起他們的收藏欲望,所以這無形之中對蒙古包五千元的市場地位抬高了許多,讓它在整個不斷更迭交替的人民幣收藏市場里面,要能夠保持著長久的活力和發展力道,繼續的向上走起,繼續的保持在整個收藏市場的靠前線位置!另外由于蒙古包五千元的存世量是極低的,低到何種程度呢?目前整個市場上面的存世量不足百枚,其中全品占了不到百分之一,而這百枚的數量有將近百分之九十是被收藏愛好者永久收藏起來,剩下了不到百分之十左右的資源在市場上面流通,所以這才成就了它傳奇的市場價格,讓它的收藏成為了經典。
注意:一版幣1951年五千元紙鈔的交易行情實時變化,我們要具體變化具體咨詢和提供技術資訊!
相關內容延伸閱讀:一版幣全套設備專業鑒定內容;黃金藏品維護;銀元全套印制數量;國家發行硬幣的中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