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和標準是什么?
1、工資、薪金支出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據實扣除。
2、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
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按標準扣除,未超過標準的按實際數扣除,超過標準的只能按標準扣除。
(1)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2)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根據《工會經費撥繳款專用收據》在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3、社會保險費
(1)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為職工繳納的“五險一金”,即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準予扣除。
(2)企業為***者或者職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準予扣除。
(3)企業參加財產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扣除。
4、利息費用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利息費用,按下列規定扣除:
(1)非金融企業向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業的各項利息支出可據實扣除。
(2)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不許扣除。
5、借款費用。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準予扣除。
6、匯兌損失
企業在貨幣交易中,以及納稅年度終了時將人民幣以外的貨幣性資產、負債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為人民幣時產生的匯兌損失,除已經計入有關資產成本以及與向所有者進行利潤分配相關的部分外,準予扣除。
7、業務招待費
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8、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結轉以后納稅年度扣除。
二、稅前扣除的墓本原則是什么?
稅前準予扣除的項目一般是指納稅人取得的與應稅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
過去,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在成本、費用和損失稅前扣除方面規定不盡一致,如內資企業所得稅一般實行計稅工資限額扣除制度,而外資企業所得稅對工資支出實行全額據實扣除制度.內資企業公益救濟性捐贈按照應納稅所得額的人比例限額扣除,凡外資企業對公益救濟性捐贈實行全額據實扣除等。內、外資企業在所得稅前扣除項目上存在許多差異。稅前扣除標準不統一,是構成內資企業的稅負重于外資金業的重要原因,不利于內、外資企業的公平竟爭和公平稅負,新稅法對內、外資企業實際發生的各項支出扣除做出統一規范,同時新稅法實旅條例對準予稅前扣除的主要內容、條件和具體標準,以及不允許稅前扣除項目作出了其體規定。
由此可見,企業所得稅實行稅前抵扣的項目很多,包括企業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成本、費用等。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也是根據不同項目有所區別的。企業財務部要嚴格按照企業所得稅稅前抵扣的原則,對企業的每項支出進行審核,以求算出準確的納稅金額。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增值稅并不在抵扣項目之中。在抵扣的時候要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