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屬于第幾繼承人 哪些是第二順序繼承人?
第二順序繼承人是指法定繼承遺產的繼承順序,排在第二順序的人,依《民法典》靠前千一百二十七條規定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是針對靠前順序繼承人而言。
1、兄弟姐妹。
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養子女與生子女之間、養子女與養子女之間,亦屬“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繼兄弟姐妹之間相互繼承了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親兄弟姐妹的遺產)。被收養人與其親兄弟姐妹之間因收養關系成立而不視為兄弟姐妹,不能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2、祖父母、外祖父母。
被繼承人死亡的,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均可作為第二順序的繼承人參與繼承。需要注意的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時:
(1)孫子女、外孫子女不屬于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由其父母作為靠前順序的繼承人參與繼承;
(2)其父母先于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的,孫子女、外孫子女也不是“第二順序繼承人”,而是以“代位繼承人”的身份參與繼承,其在法律上的地位相當于靠前順序繼承人。
3、依法履行了《民法典》靠前千零七十四、一千零七十五條義務的形成第二順序繼承人。
《民法典》
靠前千零七十四條??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
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靠前千零七十五條??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弟、妹,有扶養的義務。
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于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一般在按照法定方式繼承的時候,才會實際的區分靠前順序繼承人與第二順序繼承人。而通常情況下孫子既不屬于靠前順序繼承人也不屬于第二順序繼承人,一般情況下在其父母去世之后,符合條件的話,往往可以通過代位繼承的方式來繼承本應該是由其父母繼承的遺產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