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對著作權保護的期限是多久?
著作權財產權的保護期,根據作品性質和著作權主體的不同,其保護期規定如下。
1、作者為公民的期限
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2、作者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期限
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50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3、特殊作品的期限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及攝影作品,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50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在著作權的期限內,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著作權期限屆滿,著作權喪失,作品進入公有領域。這也是著作權作為知識產權具有時間性這一法律特征的體現。著作權保護期是著作權制度的重要內容。著作權法律制度一方面要保護著作權人尤其是作者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鼓勵作品的創作;另一方面要滿足社會公眾的精神需求。因此,從法律上直接規定著作權的保護期,平衡兩個方面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著作權制度建立的出發點。
二、著作權保護對象是什么?
1、文字作品;
2、口述作品;
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4、美術、建筑作品;
5、攝影作品;
6、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7、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計算機軟件;
9、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綜上所述,針對著作權保護方面,我國出臺過相關具體法律,其中明確著作權保護期限是五十年,公民去世后五十年內,其著作權受到法律的保護,他人不得擅自使用,否則就構成在著作權侵權。對于侵權的行為,通常是涉及民事責任,如果情節嚴重,也可能觸犯刑法。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可能很多人們他們對于權利這方面是非常的重視的,所以比較關注自身的權利保護,比如說著作權保護,當然著作權保護它是有期限方面的規定的,通常情況下主體為公民或者是主體為組織保護時間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