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所得稅是當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與會計上的利潤總額出現時間性差異時,為調整核算差異,可以用賬面利潤總額計提所得稅,作為利潤總額列支,并按稅法規定計算所得稅作為應交所得稅記賬,兩者之間的差異即為遞延所得稅。以上就是遞延所得稅什么意思相關內容。
1、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依照預估取回該資產或償還該負債期間的適用稅率乘造成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正常時候需要確定全部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包括對與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合伙制企業***有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正常情況下需要以可能獲得用于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稅所得為限,確定由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包括對與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合伙制企業***有關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2、資產負債表日,有證據說明將來期間可能得到充足的應納稅額用于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需要確定之前期間未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3、公司針對可以結轉之后年度的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扣,需要以可能得到用于抵扣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扣的未來應納稅額為限,確定對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企業虧損需不需要繳稅要看詳細情況,要求公司在獲得營業利潤時,需準時繳納企業所得稅,依據計稅規定,符合要求的公司,在虧損時可以免交所得稅。但一般需要繳納增值稅,因為企業增值稅與公司收入相關,有收入就需要繳納增值稅,即便虧損也無法免交。公司需要繳納的稅主要分兩種,一種是所得稅,一種是增值稅,在虧損的情形下公司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和企業虧損沒關系,增值稅與公司收入有關,有收入就需要繳納增值稅,即便虧損也需要繳納。本文主要寫的是遞延所得稅什么意思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