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保險中介市場龍頭企業——泛鑫保險代理公司的美女高管,輕松攜巨款潛逃海外。社會各界在驚嘆之余,希望采取措施保護消費者利益,并從現有政策制度層面提高監管力度。
百萬元違規成本太低
繳納保證金或者購買職業責任險,兩者選其一。保險中介開門迎客,違規成本只有區區百萬元。
與對保險公司采取嚴格的償付能力監管不同,由于保險中介市場長期處于“小、散、亂”狀態,監管部門采取提高進入門檻等方式,更多精力投入在清理整頓中介市場方面。
保監會今年5月下發的《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監管規定》中將保險中介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都給予明示。可以做的是:代銷保險產品、代收保費、代理業務損失勘查和理賠、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不可以做的共計列了13條紅線。但相關規定均在保險行業范疇內。
因此,有專家反思,跑路事件發生后,完善中介風險管理制度顯得尤其重要。廣東金融學院保險專家王萍表示,按照規定,“保險專業代理公司保證金繳存額達到人民幣100萬元的,可以不再增加保證金”,對于一家公司的風控保證金而言,太少了,違規成本太低。
也就是說,一旦出事,錢追不回來,受損公司或者***者,可直接拿到的只有區區百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泛鑫保險成立于2007年7月,公司自2010年起才開始主營個人壽險代理業務,2011年,該公司完成新單保費1.5億元,業務規模在上海保險中介市場排名靠前;2012年新單保費超4.8億元,同比增長超200%。
百萬保證金和數億元的年保費收入,兩者之間顯然不匹配。因此,在提升進入保險中介市場門檻同時,將其也納入償付能力監管范疇,有助于提高行業風險防范能力。
中介***監管空白亟需填補
從披露的情況看,擅自銷售自制的固定收益***協議,是短期快速積累大量資金誘發案件的核心所在。最后該案件如何定性,是欺詐還是其他,尚需監管給出結論。
但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在中國目前進入全民***時代,保險行業也不可能游離在外,保底***的產品自然受到普通百姓的歡迎。但***以外的風險頻繁發生,近來攜款跑路事件時有出現。此次事件給大家提個醒,金融跨界經營盲區誰來監管?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保險中介基本屬于純利公司。隨著保費規模擴大,如何將所賺錢的利潤進行***,獲取更高收益成為中介公司關注的焦點。但是,在政策制度設計上,找不到對于中介資金的***加以規范的相關條款。
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7707億元,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1%,其中個人營銷渠道繼續保持10%以上的較好增長態勢。保險專業中介機構注冊資本和總資產的同比增長繼續保持在20%以上。
調查顯示,一些保險中介公司,近些年積極涉足***領域,買樓,投項目等現象屢見不鮮,對于保險中介公司業界已不是什么秘密。制度設計沒有涵蓋的地方,成為亂***“勝地”。
一旦出現大的虧損,殃及保戶和保險公司,誰來埋單?政策制度建設方面,還得據實調整,不能存在盲區,整頓短期可能會對保險業保費收入增長產生一定的沖擊,但十分必要。因為一旦有保險中介機構出現資金問題,將會把負面影響傳導至合作的保險公司,萬不可懈怠與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