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險異地報銷問題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很多年輕人都是在外務工,后續回到老家后,不知道醫保是否可以異地就醫,下面是關于2019年的異地就醫報銷政策,可以簡單了解一下。
入院登記服務管理
在參合患者跨省就醫時,跨省定點醫療機構按照本院業務流程及時向患者提供診療服務。
轉診患者應經過門診接診,由醫生根據病情為符合入院指證的患者開具入院證明。
患者接到入院通知后持入院證明到指定窗口**入院登記,主動告知轉診身份,并出示跨省就醫轉診單、身份證、農合卡(證)等材料。攜帶材料不全的應告知患者帶齊全部資料后方可享受跨省聯網結報待遇。
住院登記時,醫務人員核實轉診單、身份證、農合卡(證)與入院證明是否一致并留存轉診單。必要時,可通過國家平臺調用新農合信息系統參合信息庫進行核實,以防冒名頂替。
(一)如身份屬實,在定點醫療機構HIS系統里將其標志為“跨省就醫新農合患者”身份,并調用國家新農合信息平臺轉診信息,將其轉診狀態轉變為住院狀態。
(二)如對患者身份有疑問,定點醫療機構應及時與參合地新農合經辦機構取得聯系,參合地有責任和義務及時核實,并明確告知定點醫療機構是否對該患者提供即時結報服務。
患者辦完入院手續后,定點醫療機構不得擅自更改患者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及參合信息。如確有更改的必要,由患者與參合地聯系,并取得參合地書面同意后,定點醫療機構方可更改。
在參合患者入院時,定點醫療機構根據患者病情適當降低參合患者住院預交金;相關科室須向參合患者告知聯網結報相關政策、參合患者和定點醫療機構的權利和義務等。
住院醫療服務管理
定點醫療機構按照醫院業務流程向跨省就醫新農合患者提供診療服務。
臨床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要嚴格執行《處方管理辦法》、《抗生素臨床使用指導原則》以及《醫療服務價格》等規定。
定點醫療機構要嚴格遵守新農合等政策以及跨省就醫聯網結報相關協議,規范診療服務行為,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杜絕醫藥費用不合理支出。
出院結報窗口服務
跨省就醫聯網結報轉診患者到定點醫療機構指定窗口**出院結報手續。
定點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對參合患者的住院資料進行審核,審核的主要內容:
(一)參合患者身份審核,審查是否屬借證或冒名頂替;
(二)檢查農合卡(證)、身份證、轉診單是否齊全、規范;
(三)用藥、檢查、收費、診療是否合理,出院帶藥是否規范;
(四)醫療費用審核標準參照就醫地新農合(或醫保)藥品目錄、醫保診療項目、服務設施目錄及醫保及物價收費政策;
(五)其它跨省就醫聯網結報協議規定事項。
定點醫療機構審核完畢后,應及時**參合患者住院費用補償手續。
(一)根據與患者參合所在地區新農合管理部門簽訂的跨省就醫聯網結報協議要求和跨省就醫結報政策,定點醫療機構信息系統調用跨省就醫結報結算程序,分解結算患者自付金額以及新農合基金補償金額。
(二)患者需支付自付金額,新農合基金補償金額由醫療機構墊付。
**結報定點醫療機構須留存聯網結報相關資料,并給患者相應的資料。
(一)醫療機構留存材料包括:參合患者轉診單、出院結算收據、《XX醫院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農合)跨省就醫結報住院費用結算單》。
(二)醫療機構按照單位規定給患者提供出院可攜帶的材料以及跨省就醫費用結算單;如患者需要,可為其提供出院結算收據復印件。
由于網絡等客觀原因難以完成聯網結報的患者,需告知其延后**結報手續;或出具書面文件—《跨省就醫轉診患者出院未享受即時結報服務說明》,說明未**聯網結報原因,使其回到參合地報銷時,能夠享受聯網結報等同的補償待遇。
參合患者因參加商業保險或享受民政醫療救助要求定點醫療機構提供住院收據復印件,定點醫療機構應積極配合但不負責蓋章。
對于未按規定**轉診程序的患者,定點醫療機構不予提供跨省就醫結報服務。
總體來說,異地就醫報銷比較復雜,并且不同地區的報銷程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各位在進行醫療報銷的時候,可以通過相關部門電話或者直接到部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