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軌事件已經鬧騰了一周多,隨之而來的各種效應也是持續發酵,比如說所謂的愛情保險最近就很火,尤其受到年輕夫婦或是情侶的待見。姚太太家小表妹上個月也大婚了,也許是剛踏進婚姻時都有的彷徨期,小表妹也禁不住誠惶誠恐地來問姚太太:你說我要不要也給自己的愛情上個保險?
姚太太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愛情這檔子事,其實關保險何事!姚太太給小表妹普及了一下知識。所謂的愛情保險,多數主險是分紅***產品或是重大疾病險,附險是婚姻津貼或是愛情禮金。一般此類保險的設計如果被保險人離婚或是分手,主險的分紅或保障還繼續有效,但是沒有了附險里保障愛情或婚姻的補償。
因此說白了,愛情多數情況下只是一個噱頭,一旦愛情消失,產品實際上就變成了一份普通的分紅或重疾險。而正是因為套上了這樣的愛情外衣,很有可能保費也相應提升了。
最近最火的一則相關新聞是武漢一對新婚小夫妻,為了保護自己的愛情,投保了99999元的愛情險,第五年憑著結婚證可獲得131417元,如果五年內離婚,保費將不退還。這份保險倒是挺狠,一旦離婚已支付保費也沒了,為了那份已支付保費,估計即便兩人真的不好了,熬也要熬到5年后,只是這樣為著這份金錢而強制為繼的婚姻,還有何意義?撇開愛情不說,單單這份產品的收益來看,大約相當于年化收益率6.28%。對于五年期的產品來說,這個收益的優勢并不明顯,當前銀行的短期***產品的收益率甚至就能達到這個水平。所以,姚太太認為,對于共同為生活打拼的小夫妻而言,買個愛情保險或許還是心理層面的作用更大,從******的角度來看,如果花大筆錢在這上面并不是十分明智的選擇。
不過,有一種情況可能例外,比如女方完全是家庭主婦,沒有經濟來源,而男方掌控著整個家庭的經濟命脈,通過保險的受益人設置,或許能在婚姻解體時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權益。不過,這種權益并不是愛情保險的專利,其他類別的很多保險也能提供。在愛情保險的宣傳中往往會提到夫妻關系是最不保險的關系,而愛情保險,是希望通過經濟捆綁讓愛情之路走得長一點再長一點,可是,摻雜著金錢的愛情,又何須捆綁得長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