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有五個險種,最受人關注的就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其中養老保險大家都很關心,但是都是替家里的老人關心,或者為自己未來的關心的,現在我們更多的是醫療保險。醫療保險是隨時都可能會用到的一項保險服務。所以雖然沒有非常具體的數據表明,但是我們可以知道關注醫療保險的人應該要比關注養老保險的人要多,而且根據統計我們可以知道。到2017年底,全國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已經達到了11.7億人。那么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人大概是3億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人大概是8.7億。我想問職工醫療保險比例和城鄉居民保險比例有什么不一樣嗎?答案是肯定的,他們有一定的不同之處。
1、職工醫保與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員不一樣嗎?
如果參保人員在用人單位或者公司上班的話,那他交的保險就是職工醫保,是由單位或者公司和職工一起共同繳納的社保,這種醫保就叫做職工醫保。一般來說,職工醫保的參保人員都是上班族,但是城鄉居民醫保的參保人員是沒有在具體的用人單位或者公司上班的,她們只能由自己來繳納這種醫保,比如老年人,兒童為上班的居民或者學生都是自己購買的城鄉居民醫保。
2、職工醫保與城鄉居民醫保費用繳納不一樣嗎?
除了參保的人員不一樣之外,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的繳費方式還有繳費比例以及繳費基數都是不一樣的。職工醫保是?單位開社保的賬戶,并且單位幫忙代扣代繳繳納的基數是單位選擇的范圍,一般都是上一年度當事的職工的平均工資的40%到300%。繳納比例的話一般也都是單位。繳納大部分。單位繳納8%的話,職工就只需要繳納2%城鄉居民醫保,需要參保人自己開社保的賬戶,或者由居委會或者村委來開賬戶。城鄉居民醫保的繳費基數一般都是一定額度的,或者根據當地的人均可以支配的收入來定的比例,除了需要自己繳納的之外。一般還是會有資助,繳納的比例不多,一般是1:3。
3、職工醫保與城鄉居民醫保看病報銷不一樣嗎?
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還有一個不同之處,那就是他們在看病的時候的報銷金額和報銷比例都是不一樣的。如果要比較的話。這個不一樣,是怎么不一樣才是參保人員最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我們以北京這個地區的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為例來看一看2018年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的報銷有什么不同?北京醫保的參保人員。看門診的報銷和住院的報銷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門診報銷的力度會比較小一點。首先是起付線會很高,第二是報銷的比例會比較低,起付線就是超過這個數額的醫療費才可以去報銷,門診的起付線是需要累積的,按照一個年度來算。比如我們舉個例子,職工小王今年已經去過兩趟醫院了,他靠前次繳納的醫療費是800元。是不能報銷的,第二次的醫療費是1000塊還是不能報銷?那么小王在這一年里面只要再去醫院不管花多少錢都可以按照比例報銷了,另外北京還有很多醫院都有一個規定,城鄉居民如果要看病的話,需要先到社區或者合作的醫療點去**轉診的手續,之后才可以去大醫院看門診,不然的話是不能報銷的,他們只能在他們的社區或者合作的醫療點報銷。
4、職工醫保與城鄉居民醫保住院報銷不一樣嗎?
如果要比較的話,醫保的住院報銷這一方面可以看出職工的起付線是要比門診報銷還要低的,但是城鄉居民的起付線是要比門診報銷要高的,但是不管是職工還是城鄉居民,他們的報銷比例都是要高過門診報消。醫院的起付線是不可以累計的,需要按次來算下一次住院的醫療費,如果比起復線還要低的話,那么還是不可以報銷的。但是北京的規定是除了學生兒童其他人員如果在同一年度里面第二次住院的話,那么起付線的標準會減半,職工和退休人員的起付線可以降成650塊錢。能將居民的起付線也是可以減半的。
雖然職工的醫保和城鄉居民的醫保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在整個就醫和報銷的過程中需要做的事情其實是差不多的,即付線和報銷的比例,醫院和醫保中心都會自動幫我們算好的,如果我們有心的話可以多了解一些關于醫保的知識,不了解的話其實也沒有多大關系,也不會有太大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