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農合醫保的普及范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新農合醫保。曾經有人問過新農合醫保怎么查詢的問題,新農合醫保查詢的范圍廣泛,今天就來說說怎么查詢新農合醫保的余額吧。
新農合改為醫保卡,這是新農合發展的大趨勢。醫保卡以戶為單位,一戶一張,卡上記錄全家每個人的相關信息。今年的新農合參保人,每人繳納30元。生病住院還是按大病統籌報銷;而日常門診,憑卡在門診報銷。即單張處方不超過30元時,每人每日最高可以報銷10元,一人全年累計可以報銷50元。新農合醫保怎么查詢余額呢?
一、網上查詢:
1、在電腦或者手機上輸入本人所在地的社會勞動保障網查詢。
2、在登錄界面輸入本人身份證號碼或者是醫保賬號,然后點擊密碼確認,即可查詢。
二、其他查詢:
1、要撥打當地的勞動保障部門的電話,根據語音提示進行選擇,然后根據勞動部門客服人員的要求提供自己的相關資料,即可查詢。
2、去就近的一些大型醫院或者勞動保障部門,拿上本人醫保卡和相關的手續即可咨詢。
新農合醫保怎么查詢余額呢?一是網上查詢,即登錄勞動保障網查詢;二是撥打電話或是去勞動保障部門查詢,無論用什么方式進行查詢都需要相關的證件信息,否則是查詢不到的。
農村的看病問題一直是國家重點關注的民生問題,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中國人口的57%左右,這57%人口中又有50%左右存在看病難的問題,國家為了有效解決看病的問題,特意設計推廣了新農合醫保。新農合醫保實行城鄉合并制度,將城鄉醫療保險并軌后,將實現六個統一,即統一覆蓋范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新農合醫保。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采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由我國農民(農業戶口)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農民朋友“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國家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為了進一步幫助農民朋友解決這個問題,國家***也推出了很多相關的政策。其中,新農合政策就是針對“看病貴”的。現在很多農村朋友都有買新農合,新農合的全稱其實是叫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也就是保障農民朋友的看病費用,幫助減輕農民朋友的一些經濟負擔。
大病保險保障對象為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合)人。
大病保險的保障范圍要與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相銜接。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應按政策規定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在此基礎上,大病保險主要在參保(合)人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后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高額醫療費用,可以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判定標準,具體金額由地方***確定。合規醫療費用,指實際發生的、合理的醫療費用(可規定不予支付的事項),具體由地方***確定。各地也可以從個人負擔較重的疾病病種起步開展大病保險。
以力爭避免城鄉居民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為目標,合理確定大病保險補償政策,實際支付比例不低于50%;按醫療費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隨著籌資、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提高大病報銷比例,最大限度地減輕個人醫療費用負擔。
2018年的新農合將再次做調整,即繳費比例上升,所以未來農民可能要繳納更多的錢在新農合上。自2017年9月起,各省市已經陸續開始進行新農合的繳費。截止目前,已經有不少地方出臺了2018年新農合的繳費標準,安徽、海南、大連等地已經發出文件,上漲30元,個人繳費達180元;吉林省繳費提高到240元。也就是說,與2017年相比,繳費150元的地區上漲到180元,繳費180元的地區上漲到240元。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為:參加人員在統籌期內因病在定點醫院住院診治所產生的藥費、檢查費、化驗費、手術費、治療費、護理費等符合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的部分(即有效醫藥費用)。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付設立起付標準和最高支付限額。醫院年起付標準以下的住院費用由個人自付。同一統籌期內達到起付標準的,住院兩次及兩次以上所產生的住院費用可累計報銷。超過起付標準的住院費用實行分段計算,累加報銷,每人每年累計報銷有最高限額。
如果是在鄉級醫院就診,醫療費用超過800的部分,報銷比例是高達90%。其他情況的報銷比例如下:
門診補償:村衛生室就診報銷60%,而醫院級別越高報銷比例越低。
住院補償:鎮衛生院報銷60%,三級醫院報銷30%。
大病補償:一級醫療機構住院費用在400元以下,則不設起付線。而省三級醫院補助比例提高到了55%。肺癌等近12種疾病,新農合補助最高達到70%。
之前政策沒調整的時候,農民異地就醫是十分麻煩的,如果不在定點的醫療機構,去大城市就醫,農民必須要先去自己所在的縣級醫院開具轉診證明,在異地就醫完成之后,還需要自己先行墊付所有的費用,然后帶著清單回到當地的社會保險機構才能報銷,十分的麻煩,現在換成社會保障卡之后,簡化了很多異地就醫手續,無需兩地來回跑手續,更加方便就醫。
凡是參加“新農合”的患者,因病情需要轉往統籌區域外救治的,經縣級醫院網上轉診,縣級新農合經辦機構審核同意后,可直接到市級新農合定點醫院診治,住院費用不再現金墊付,采取網上實時結算(患者只支付新農合基金不予報銷的部分)。
因病情需要轉往省級定點醫院的,需市級定點醫院網上轉診,經市級經辦機構審核同意后,到省級定點醫院就診,也可以享受實時結算。
未按轉診程序或在非新農合定點醫院就診產生的費用,新農合及大病保險不予報銷(急診且在3個工作日內向統籌地區經辦機構報備的除外)。
2017年國家對新農合醫保進行了大改革,提高了醫療報銷比例,擴大了保險的范圍,進一步保障了群眾的利益。但是,在新農合如此火熱的情況下,還是會有人問新農合醫保什么意思這樣的問題。今天就為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新農合醫保。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采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簡言之新農合醫保的意思就是國家保障農民看病醫療的保險。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由我國農民(農業戶口)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002年10月,中國明確提出各級***要積極引導農民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09年,中國作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戰略部署,確立新農合作為農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地位。2015年1月29日,國家衛計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做好2015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標準在2014年的基礎上提高60元,達到380元。在2017年新農合醫保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改變,使得保障的范圍更加寬廣,保障力度不斷加大。
新農合醫保的保障內容:
1.保障對象。大病保險保障對象為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合)人。
2.保障范圍。大病保險的保障范圍要與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相銜接。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應按政策規定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在此基礎上,大病保險主要在參保(合)人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后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高額醫療費用,可以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判定標準,具體金額由地方***確定。合規醫療費用,指實際發生的、合理的醫療費用(可規定不予支付的事項),具體由地方***確定。各地也可以從個人負擔較重的疾病病種起步開展大病保險。
3.保障水平。以力爭避免城鄉居民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為目標,合理確定大病保險補償政策,實際支付比例不低于50%;按醫療費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隨著籌資、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提高大病報銷比例,最大限度地減輕個人醫療費用負擔。
新農合醫保什么意思?是指由***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并且采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極大的緩解了農民因疾病帶來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