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兩次上調了基準利率,分別是2月2日加息2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上調至2.5%-2.75%;8月2日加息5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上調至3.0%-3.25%。
根據央行的慣例,每年通常會召開8次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會議,每季度一次。2023年,央行已經召開了4次MPC會議,其中2次進行了加息。
根據市場普遍預期,央行在2023年內還有2次加息的空間,分別是12月的四季度MPC會議和2024年1月的年初MPC會議。
如果央行在12月進行加息,那么2023年全年共將加息3次。這將是2018年以來中國央行首次在一年內進行三次加息。
央行加息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控制通脹。2022年,中國CPI同比上漲7.4%,創近30年來新高。央行加息的目的是通過提高資金成本,抑制需求,進而控制通脹。二是維護金融穩定。2022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金融風險有所上升。央行加息的目的是通過提高資金成本,抑制投機行為,進而維護金融穩定。
不過,如果中國經濟在下半年出現明顯下滑,央行可能也會考慮暫停加息。目前,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一些疲弱跡象,比如制造業PMI連續兩個月回落。如果經濟下滑態勢加劇,央行可能將會轉向寬松政策,以支持經濟增長。
總體而言,2023年中國央行加息的節奏將取決于通脹和經濟增長的走勢。如果通脹保持在較高水平,經濟增長也相對穩定,那么央行可能會繼續加息。如果通脹有所回落,經濟增長出現明顯下滑,那么央行可能將會暫停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