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市場還有機會嗎?如果從線上流量端口來看,創業公司的機會窗口正在關閉,騰訊、螞蟻、京東、攜程這些公司已經掌握了巨大流量,但他們更適合toC類的保險。如果從整個市場規模來看,保險賽道足夠大,2017年整個保險業市場規模達3.6萬億,大概占GDP的4%,而成熟的歐美國家基本上是10%左右,所以中國還有四、五萬億的增長空間。
而全球的保險深度為6.2%,美國、日本、英國和法國2014年的保險深度分別為7.3%、10.8%、10.6%、9.1%,而中國的保險深度在2016年僅為4.16%。
量子保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互聯網保險科技公司,主要針對小B端的細分市場。量子保采取B2B2C的模式,來連接場景和保險公司,量子保并不直接接觸C端。
量子保在業務鏈條中所提供的,是一套技術解決方案,包括與場景方共同設計保險產品、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定價和風險管理、對接保險公司,最終的承保由保險公司來完成。
在量子保的商業模型中,量子保的收入為傭金和技術服務費。
小B端的需求旺盛
一些大型公司,例如美團,他們有保險需求,但這類公司大部分都自己做。美團有“延時保”,就是對外賣遲到做出保障,但美團本身既有用戶和數據,還有足夠的技術,他們往往自行研發產品來解決這個問題。真正有痛點和需求的,是中小企業。
很多中小企業希望對自身的服務有一些升級,以更容易的獲取客戶。另一方面,頭部的大公司現金流很好,足以承擔很多理賠費用,但中小企業在這方面很敏感,他們卻不是傳統保險公司的服務對象。
量子保原來服務于航旅、出行、電商和O2O場景的小B端企業,但最近開始拓展駕校、醫美、早教和藍領務工人群等線下場景。這些場景自帶流量,量子保直接幫其設計產品,然后對接保險公司。對于小B端企業來說,這是其服務升級的體現;對于保險公司來說,這拓展了新市場,帶來了新流量。
駕校、醫美、早教和藍領務工人群這四個場景,都是在線下存在服務的機構和主體,他們的用戶都來自于線下。并且他們都很分散,例如駕校,每年有3000萬人考駕照,其中提供駕校教培服務的有2萬多家。醫美機構每年為2000萬人提供服務,真正持牌的線下醫療美容機構大概有1.2萬家。早教機構線下有300多萬家,服務于每年幾千萬的孩子。
他們所面臨的核心挑戰是,客戶已經習慣于他們既有的服務,新增長點難尋。例如駕校,2萬多個學校去服務3000多萬學員,學員與駕校之前是不信任的,很多學員花5000元報名,但總擔心有隱形支出(比如考試時賽紅包)。
所以對于駕校場景,量子保設計了“駕考保”的產品,保障用戶從科目一到科目四,如果有任何一門掛科,保險來負責補考費用。等于是通過類似財產損失的補償保險,來解決學員對駕校的信任問題。
以往保險公司的產品是標品,一款產品賣遍全國,很多時候實際需求與其并不完全匹配。在“駕考保”場景中,全國不同城市的考試通過率不一樣、不同駕校的服務質量不一樣,所以這是傳統標品化的保險沒有辦法觸達的。量子保的解決方案是,通過一套技術系統進行動態保費定價,另一方面來解決反欺詐和騙保問題。目前針對全國不同地區,已經分成200多個產品,按不同城市、不同駕校,會有不同的產品。
如何確認理賠?量子保的思路是去考量小B端,而不是C端。在駕考保中,用戶要經歷科目一到科目四,每一門考試的結果,是跟公安交通部的系統打通的。量子保通過獲得這些數據,來確認某一駕校的通過率,這解決了風控和欺詐的問題。
然后通過一個動態風控系統,來監控駕校的通過率。量子保有一套風險評測系統,當一個訂單進來,根據大數據實時打分,判斷風險度。所謂“動態”是指,當一個駕校一直都比較好,針對它的保費就越來越低,若駕校的理賠率越來越高,之后的保費也越來越高,通過這種方式來調節。
對于駕校而言,雖然學員報名費會稍貴一點(有保險的費用),但因為有保險保障,可以獲得更多的生源,每獲得一個新客,駕校的收入增長要遠遠大于它在保險領域的支出。
其他三個場景也是類似的邏輯,醫美市場分散,并且客戶與機構之間存在不信任,量子保為其提供責任險和手術意外險,來解決這個問題。早教方面,在一些素質教育、體能教育等方面,存在一些意外情況。對于藍領務工群體,例如外賣的騎手,他們從事的職業比較高危,并且換工作很頻繁(可能干兩個月就回家收割麥子了),量子保開發了短時間的保險產品,例如按天計算,按天來買當天的意外或重疾保障。
團隊方面,創始人湯鵬是互聯網連續創業者,之前是易到的聯合創始人兼CTO,亦曾在雅虎、淘寶任高管。聯合創始人施輝是前合眾財險總裁;前人保、華泰高管。量子保聯合創始人&總精算師張文娜是前中國人保總公司精算。聯合創始人&技術VP王柏歷任雅虎、阿爾卡特朗訊技術負責人,前易到技術總監。
聯網保險的發展有三個階段:靠前是傳統保險公司通過互聯網渠道去賣傳統保險;第二是有一些互聯網場景的保險公司,出來定制一些保險;第三是把互聯網日常的交易行為,真正轉換成保險。現在整個行業逐漸發展到第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