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退休金計算方法
企業退休養老金是對退休職工提供的基本養老保障。企業職工辛苦工作了大半輩子,退休年紀亦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了。在職期間交納了社保養老保險金的職工,在退休之后是可按月領取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的。
日前,有市民在的在線咨詢”欄目留言稱,他馬上就要退休了,卻發現自己對企業退休金相關知識知之甚少,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能領到多少養老金。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企業退休金計算方法相關知識。
要弄清楚企業退休金計算方法,首先要了解3個概念,一是平均指數,二是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三是繳費年限。平均指數是職工每年的繳費工資除以全省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平均數;指數化平均工資是職工退休時上年度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平均指數,得數即為指數化平均工資;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之和。
企業退休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組成:
1、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pide;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pide;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準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準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5、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1+a2/A2+……+an-1/An-1+an/An)&pide;N。公式中:a1、a2……an-1、an為參保人員1992年至退休上一年各年的繳費工資;A1、A2……An-1、An為1992年至參保人員退休上一年各年的全省職工年平均工資(2001年起為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N為參保人員1992年1月1日至退休上一年年底的實際繳費年限與視同繳費年限合計數。其中:對每年1月至6月退休的人員,An、An-1均取該年上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對每年7月至12月退休的人員,An取該年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對2008年7月1日后繳納的1996年1月1日后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基數應按到賬時間合并計算后,用于到賬年度繳費工資指數的計算。其中,退休當年補繳以前年度基本養老保險費并到賬的,退休上一年年底前的補繳基數與退休上一年的繳費基數合并計算后,用于退休上一年繳費工資指數的計算。對1992年1月1日至退休上一年年底的實際繳費年限與視同繳費年限合計數小于4年的參保人員,其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不得超過1.0,即:計算結果大于或等于1.0的,其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1.0確定;小于1.0的,按實確定。
企業退休金計算案例
男職工張師傅60周歲,2013年6月退休,繳費年限40年,上年度省社會平均工資為3163元,上年度市社會平均工資為2630元。按三種繳費指數分別繳費,當年其退休時養老金有著巨大差別。
1.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為0.6時,經測算賬戶儲存額為8273.52元,計算退休金為1564.49元/月。其中,賬戶養老金=8273.52&pide;139;基礎養老金=[3163+(0.6×18+22)&pide;(18+22)×2630)]&pide;2×40&pide;100;過渡性養老金=(0.6×18)&pide;18×2630×1.3%×21.5。
2.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為1.0時,經測算賬戶儲存額為13788.12元,計算退休金為1922.88元/月。其中,賬戶養老金=13788.12&pide;139;基礎養老金=[3163+(1.0×18+22)&pide;(18+22)×2630)]&pide;2×40&pide;100;過渡性養老金=(1.0×18)&pide;18×2630×1.3%×21.5。
3.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為3.0時,經測算賬戶儲存額為41365.36元,計算退休金為4134.85元/月。其中,賬戶養老金=41365.36&pide;139;基礎養老金=[3163+(3.0×18+22)&pide;(18+22)×2630)]&pide;2×40&pide;100;過渡性養老金=(3.0×18)&pide;18×2630×1.3%×21.5。
參保人員無論男女都是一樣,繳費基數越高,繳費時間越長,退休后的養老金就會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