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不再是小米的全部
小米曾經堅信“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當初小米的一切重點都放在手機性能上,外觀設計就是簡單的直線,顏色就是單純的黑、白、藍三種顏色,機身材質也是普通的塑料或者金屬材質。
但看看現在的小米,屏下指紋、楊柳腰、AI相機,這些與性能無關緊要的因素都紛紛出現在小米身上,特別是一連串流量明星紛紛成為小米的代言人,不禁讓人疑惑性能還是小米的核心嗎?曾經那個T恤配牛仔褲的理工男,如今已經放棄了小米嗎?
小米手機從誕生之初,就被打上了性能的標簽,因為性能人們能夠忍受它發熱、做工渣、饑渴營銷,甚至被稱之為“***絲專用機”我們也是心甘情愿,因為我們知道小米有性能有性價比,小米曾經是為發燒而生。
性價比也不再是小米的優勢
除開性能,性價比就是小米的另一個靈魂,在當初智能手機市場價格虛高的情況下,小米憑借著1999元的定價,拳打三星腳踢HTC,掀翻了整個手機市場的價格體系。
可現在透漏出小米8高達2799元售價的時候,不僅在疑惑這還是以主打性價比的小米嗎?從小米1到小米5,小米歷代的數字旗艦一直保持著1999元的定價,甚至小米4因為做工原因還下降到1499元。
但從小米6開始,一切就變了,因為采用四曲面玻璃、雙攝技術和不銹鋼設計,,小米6拋棄了傳統的1999元售價,將價格上漲到了2499。緊接著在粉絲還沒回過神的時候,小米8的價格再次上漲300元,達到了國產旗艦機的標準價位2799元,換來的卻是更漂亮的機身,更好的攝影和更炫酷的解鎖方式,這些與追求性能與性價比的小米有直接的關系嗎,這只不過是小米想讓自己產品看上去更加高端的一些跟風設計而已。
在接近三千元的價位上,小米8早已失去了曾經在性價比方面的統治力,黑鯊游戲手機、一加6甚至堅果R1,在價格方面與小米的差距已經并不巨大了,更別提X21和R15了,同為旗艦機型,小米8的起售價甚至要高過這兩個米粉眼中的“花瓶”。
如今的小米正在變成自己曾經厭惡的樣子,放棄了自己傳統的1999元定價,提高了800元的起售價,不在追去發燒性能,反而是看重外觀、攝影和粉絲效應,這樣的行為不就是vivo、OPPO一貫的產品策略嗎?